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米酒吃出“甜蜜年”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刘懿 夏晨希

一碗年酒是春节里最甜的味道。大年初九,遥观镇玉螺泉酒坊的总经理张伟明正帮着顾客把一桶桶糯米酒往后备箱里装。“元宵节订单排满了。”他告诉记者,春节前后每天都要用掉1000多斤大米,生产甜酒酿和米酒1500多斤。

糯米酒在常州东部乡村的历史很漫长,这里是鱼米之乡,人们把富余的粮食用来酿酒。张伟明奶奶和母亲酿的酒尤其受到四里八乡人的喜爱,他从小闻着酒香,长大后索性专业酿酒。

从乡亲们口口相传的“土味”特产,到如今卖到重庆、辽宁等地,老张家的酒越酿越有名,酒坊去年仅大米就用了17万斤。

在酿造房,记者看到,口径1米多、裹覆着厚厚稻草的大缸摆了几十口。工作人员用特制的工具,在一口大缸边使劲搅醅。糯米酒在28℃的恒温发酵室发酵后,测定甜度达到12、13左右就可以出缸。经过消毒、罐装……一瓶瓶晶莹透亮的糯米酒等待打包、装车。车间另一侧,易拉罐包装的甜酒从全自动流水生产线上源源不断下线。

另一个工作间里,高高的蒸箱呼呼冒着白气,散发微甜的酒香,“酒酿馒头还有卖吗?”一位顾客从湖塘赶来,他说,老张家的酒酿馒头做得好,要多买些去走亲访友。

“如今爱喝白酒的年轻人少了。”张伟明说,玉螺泉的甜酒酿和米酒已销往全市200多家超市和销售点,有客户提出,要是糯米酒能像啤酒一样可以咣咣干杯就好了,张伟明决定尝试由传统米酒向休闲酒水以及健康的米酿制品转型,开发了酒精度分别为6度、10度、14度的精制酒,2度的米露饮料,以及百元以上的清酒,这些酒既有酒酿的清甜,又有休闲酒的爽口。张伟明的女儿和外孙还设计了礼袋包装,适应春节、圣诞、中秋等各个节庆主题,时尚又喜庆。

这几年,玉螺泉的名头越来越响,2021年获评省级名特优小作坊、2023年获评常州经开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遥观镇、常州经开区举办的相关非遗、民俗展览,玉螺泉必定亮相。春节前夕,张伟明还带着米酒走进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展示。新的一年,他正加强跟常州旅游商贸学校的合作,共同开发酒酿馒头、发糕、酒酿饼干等食品,抢抓乡村振兴机遇,把酒坊打造成一处文化展示点,让游客前来体验酿酒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