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是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提供了理论基础。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人一旦脱离自然界,就无法进行任何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这要求人类要尊重和善待大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的形成,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儒家倡导“天人合一”,道家倡导“道法自然”。千百年来,先贤哲人的思想时刻提醒国人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要取之以时、用之有度。“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道法自然”的方法论、“赞天地之化育”的价值追求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历史性地生成于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中。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探索始终内蕴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整个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但工业污染问题随之而来。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在首届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环境保护的32字基本方针。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在这段历史时期,我国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纳入三大攻坚战,把美丽中国纳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大规模破坏生态环境。虽然积累了大量财富,但最终也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上个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曾先后发生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破坏,环境污染的后果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公害事件发生之后,各国政府在民众和舆论的压力之下,不得不投入巨额的成本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如今,西方发达国家生态环境普遍好转,但这无一不是在污染之后再投入巨额成本修复得来的结果。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利用自身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先发优势,借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把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转移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用别国的生态环境成本获取自身的现代化红利。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以邻为壑、转嫁环境危害的老路很明显已经行不通了,我们必须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十八大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一起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新发展理念提出,逐渐走出一条新的绿色发展之路。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的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一要求既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路径。

坚持生态优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生态优先,就要把握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将生态优先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要求和现实选择。

坚持节约集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适宜生产生活的地理空间十分有限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面对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且资源和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基本国情,我们必须提高科技水平,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发扬中华民族“取之有节、用之有度”的优良传统,抵制工业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侵蚀,加快建设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有效链接和循环。

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着力避免走西方的老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代内与代际间公平合理配置资源,让当代人及子孙后代享有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