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走好产城人融合之路 吹响高质量发展奋进号角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第32名;

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产业集群荣获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端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示范区成功获得市级认定;

江苏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薛家镇任葛村上榜……

刚刚过去的2023年,常州生命健康产业园区(薛家镇)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6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7.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9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进出口总额21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6%。

从茁壮成长的特色产业园区到持续焕新的城市颜值,薛家镇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走好产城人融合之路,点燃产业“向上”澎湃动能,擘画生活“向新”幸福图景。

坚持“项目为王”

现代化产业体系之路走得坚实

一地一域的发展,系于实体经济。以重大项目攻坚突破为主线,薛家镇步履铿锵,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经济底盘。

联影二期、常州药明康德高端创新药研发和生产基地项目加速推进,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工厂项目开工,瑞士医沛生医疗器械制造项目奠基……2023年以来,薛家镇将企业服务作为“一号工程”,在做优特色产业上加力提速,全年累计招引总投资1亿元或1000万美元以上优质项目27个,其中,投资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重大产业项目5个、“两特三新一智能”产业项目19个、优质服务业项目6个,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招引“三高一资”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家。搭建项目服务专班,落实“招推服一体化2.0模式”,省重大项目药明康德合全药业研发中心等24个项目推进有力,威乐水泵、英特赛克等10个项目顺利竣工;赛乐医疗、医沛生等5个市级重点项目新增入库。市区重点项目入库率、新开工率、竣工率、投资完成率均为100%。

当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常州锻造发展新优势的新赛道,常州高新区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核心区,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走进江苏欧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内机器人有规律地抓取钢管放入弯管机塑形,几秒后一个产品便下线了。江苏欧朗成立于2017年7月,主要产品包括新能源电池冷却管、发动机冷却管、变速箱油冷管等。近年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相继进入丰田和比亚迪一级配套体系,目前约有30%的业务来自新能源领域。去年9月,欧朗科技成功挂牌新三板,离逐梦北交所更近了一步。

智造融合跃升,也推动了资本市场“薛家板块”的提质扩容。2023年,长青科技、天元智能成为当年度全市仅有的两家主板上市企业,全镇上市数量一年实现翻番;另有25家后备企业上市进程稳步推进,多层次上市梯队聚势成形。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薛家镇持续加快推进土地资源“腾笼换鸟”,把好地用在“刀刃”上。对原东京制钢(常州)有限公司300亩地块,薛家镇党委高度重视,建立土地提质增效专班,多次赴大连总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制定实施专项清理工作方案,最终于去年成功收回。

同时,统筹推进龙江路西侧万亩产业园“头号工程”,实现民房签约率、腾空率“双百分百”,全力夯实项目落地建设各项保障;全年完成提质增效项目8个,增效土地522.7亩。

锻造新质生产力之路走得有力量

坚守“创新为要”

一路走来,常州生命健康产业园区以园带链、以链促产,培育了一批“朝阳产业”。园区聚焦特色产业优势,高位布局新兴赛道,率先抢占合成生物产业制高点,去年10月,由黄和院士领衔的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开园,奋力打造长三角“合成生物港”产业名片。积极建设“龙城牙谷”,深度链接华西口腔医院、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资源,完善“设备—材料—诊疗—服务”发展体系,打造在沪宁线上具有影响力的牙科产业基地。深化与省市药监部门合作互动,设立全市首家医疗器械服务站,牵头成立生命健康、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加速跑,让前沿科技更“接地气”;一家家创新企业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让薛家处处实现日新月异的创造。

2023年,薛家镇新增高企43家,累计拥有196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258.8亿元;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入选数均居全区前列。大瓷中科成为全市唯一国家级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单位,达实久信获评全区首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天地自动化认定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工业设计中心、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标杆工厂等多项荣誉入选数均居全区第一。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研究生工作站2家;全年引育高层次人才61人次,入选“龙城英才”创业类项目11个,2名国家重大工程A类项目人才落户薛家,入选数全市第一。

以产业引人才,以人才强产业。与创新园一墙之隔的未米生物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凭借“精准育种平台”项目在去年获江苏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创始人许洁婷带领团队攻坚种业“芯片”,从源头上提高能量转化率与饲料转换率。2017年成立以来,未米生物从最初的10人团队扩展到如今的上百人,其中硕博30多人。

薛家镇还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才公寓体系。截至目前,全镇建成“薛+”“安+”“猫山屋仕家雅寓”等人才公寓项目达11个,数量超1300套。目前,还有多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

产城融合之路走得见神采

幸福“就地升级”

伴随着清晨熟悉的吆喝声和蔬菜的清新、卤菜的鲜香,薛家农贸市集开启了新的一天。去年经过3个月的改造,农贸市集焕新亮相。改造后面积达3000平方米,120个店铺和摊位分区排布,展现出一个个热气腾腾的生活场景。

“一秒一公里”,全市最大薛家“上新”。投用一个多月的正辉&华为全液冷超充港人气爆棚,这里集光伏、充电、储能、电车检测、餐饮、便利店六位于一体,是常州目前规模最大、充电设备效率最高、相关配套最齐全的光储充检超充港,其中配置的华为全液冷超充实现“一杯咖啡 满电出发”。

从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乡镇蝶变成产业重镇和经济强镇,薛家镇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社会治理精管精治。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镇—村—站”三级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5个条线365项业务现场直办,年服务量突破8.6万人次。深入推进“城市大管家”模式,增设机动车停车位300个、非机动车充电口超1万个,有效缓解“停车难”。深入开展“除患治违”专项行动,拆除违法建设87处,部署各类城市管理专项整治160余次,完成22个小区垃圾分类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文明城市常态长效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事业品质提升。全镇超八成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累计发放低保、残疾人补贴、优抚等各类补助金7892万元。依托医联体共建,薛家人民医院正式启用肠胃镜中心,加快推进基层呼吸亚专科建设;重点打造种植牙特色治疗,镇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80场。新北(薛家)全民健身中心启用,是全市首家引进商业载体的全民健身中心。全力稳就业、助创业,强化“薛家—高校引才育才联盟”,开展“夜市招聘”“镇长直播带岗”等48场活动,集中提供岗位4000余个,“常州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工匠”创成市级劳务品牌,全区唯一;张永洁获评全省首批首席技师。

“一老一小”多维聚焦。持续丰富“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嵌入优质托育机构,切实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养老托育服务。薛家爱心护理院荣获“江苏省优质护理院”,“夕悦薛家”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全覆盖。薛家镇获评工信部“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镇”,获评省“15分钟医保服务圈”示范点。薛幼集团获评“常州市集团化办学工作表现突出集体”,薛家实验小学获评“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薛家中学顺利投用;向阳花儿童康复中心启用,不断探索建立特殊儿童“医—康—教”一体的服务体系,“常有优学”工程持续推进。

美丽乡村颜值扮靓。假日旅游人潮涌动,“村超”“村晚”活力四射,任葛村创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花开西庄获评市文明委“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基地”。农村经济活力日益凸显,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区级示范合作社1家;农村集建点样板房和创客中心启动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生态治理深入践行。实施大气优化行动,常态化开展扬尘管控,全年PM_2.5浓度下降至32.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86%。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压实“河长制”,完成31条小微水体整治,大坝河、童子河等5段河道实施底泥疏浚和水生态修复,完成辖区24家企业雨污管网整治,德胜河桥省考断面水质优Ⅲ进Ⅱ,市考断面稳定达标,完成辖区21条河道消劣任务,北漕河成功创建市级幸福河湖。

走过这一年,奋斗这一程,发展的张力、创新的活力、幸福的质感,浓缩着薛家发展的气象万千。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薛家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年。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强市主阵地,薛家镇将进一步统筹推进经济发展求突破、乡村振兴见成效、民生福祉提品质、基层治理上台阶、争先创优塑品牌、防范风险守底线等重点工作,为全市“532”发展战略和高新区纵深推进“三大工程”、持续扮靓“六张高新名片”贡献更多薛家力量。

本版撰文 戚宇凡 吴燕翎 尹梦真 本版供图 朱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