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产改”面,做强产业发展“基础盘”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冯叶华 秋冰 金工宣
新增市级“产改”试点企业3家、区级试点企业18家、镇(街道)级试点企业9家;新增签订职工(劳模)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企业10家;遴选6个重点工程创优立功竞赛项目,搭建技能竞赛擂台……说起2023年的“产改”成效,金坛区总工会主席吴志高如数家珍:“技术和人都是产业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好产品、高效率,都离不开一线产业工人。只有持续扩大‘产改’面,做强产业发展‘基础盘’,才能真正让劳资双方实现相互成就,促进企业和谐快速发展。”
推动“产改”从基层抓起
飞荣达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是金坛区“产改”试点单位之一。自实施“产改”以来,员工的干劲足了,工作效率更高了。尤其是公司启动的横、纵两列发展规划,让每位员工都能“对标”实现成长与发展。
生产骨干陈德俊,2018年加入该公司,参与了园区规划方案、施工设计、建设等全过程管理。多岗位的历练,使他从普通员工晋升为公司物业部门负责人。在江苏飞荣达,70%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从基层一线提拔的。
“让有为者有位,让干事者无忧”,是企业实施“产改”后的共同特点。为了让“产改”真正落实在基层最前沿,金坛区持续完善“产改”工作机制,由各镇、街道、园区总工会主要负责人挂帅负责“产改”,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和责任,层层抓落实,把各项“产改”任务落实在基层。目前,全区127家试点企业的“产改”方案均被落实到车间一线,形成“一企一策一特色”的工作格局,打造了一批试点中的亮点、试点中的示范。
党建工建合力推进
江苏南方光纤科技有限公司多维度推进“产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激励促发展。公司有党员20人,分布在生产、技术、行政管理等各岗位。企业采取“总经理结对10名员工、一名党员结对3名员工”的方式,实现党员、干部与员工结对100%覆盖。仅2022年,全员85人的南方光纤实现产值增幅20%,员工薪酬年均增幅约15%,员工流失率不到3%。
一手抓“产改”,一手抓党建。南方光纤是金坛区“党建带工建”的一个典型。该区总工会主动把工会建设融入党建,联合区委组织部实施劳模党支部“双创双提升”工程,深入开展非公企业“三创争两提升”活动,有力推动工建与党建联合部署、联合落实、联合考核、联合评比,形成整体联动、合力推进。
该区还明确了“党建带工建”的“六带”目标和“五好”创建标准等创建机制,在队伍锻造上突出人才支撑,在阵地打造上坚持共建共享,在示范带动上争当改革先锋,真正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建到哪里、工会组织就跟到哪里、“党建带工建”工作就开展到哪里,以党建“软实力”催生企业发展“硬实力”。2023年,金坛区产业工人和非公企业职工计划发展党员数占比达49.3%。
融合创新赋能成长
2023年11月10日,金坛区第十七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新能源行业“蜂巢杯”技能比赛在蜂巢能源举行,5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以赛促学,交流技艺。蜂巢能源副总裁马雪杏说:“办大赛既能发现人才,也能学习和推广先进技术,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可以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跑出产业工人创新创造的‘加速度’。”
搭建技能展示平台,增强职工创新能力,是金坛区推进“产改”的有力之举。金坛区已构建了区、镇(街道)、行业协会、企业分层分类开展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筛选出了2022—2023年度重点工程创优立功竞赛项目6个,助力建设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同时,搭建创新合作舞台,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助力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增强产教融合,推动“政校企合作”成为金坛“五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助推器”。截至目前,金坛区已有20名产业工人参评“五小”“三个十大”项目后分别获省、市、区级表彰,2名职工获评市“龙城技能标兵”,11名职工获评“金坛工匠”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