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奋力谱写新时代常州供销合作事业新篇章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这5年,常州供销连创10个“第一”

●2022年度,全国供销系统唯一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的单位;

●2022年度,首次获得全省供销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秀等次;

●全省唯一获批“供销促进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的试点单位;

●全省首创十大特色产业农合联,创新创建供销为农服务“根据地”,建立健全基层组织治理体系;

●全省首创“三带两联”共同富裕机制、党建引领“123”工作法和支部建在“联”上的“常州模式”;

●全省首创“供销大讲堂”理论宣讲走基层活动品牌;

●全省第一个成立供销“三对口”帮扶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全省第一家东西部帮扶县级专馆——“宁陕山珍”金坛馆;

●全省第一个创建规模最大的“供销周末夜市”品牌,全年完成100场农产品展示展销会;

●全省率先实现整市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连续五年实现全市“两废”回收处置工作全覆盖;

●获评全市首批市级机关党建示范点。

今年12月29日,全市迎来常州市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回首五年,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宏伟蓝图中,砥砺笃行,不辱使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谋划推进高质量发展,倾情倾力服务乡村振兴,全心全意促进共同富裕,在奋力推进“532”发展战略、阔步迈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贡献供销力量。

五年砥砺奋进,成绩来之不易。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农资服务被评为全国示范,共富试点获得一致好评,消费帮扶总量全省第一,供销夜市引领展销潮流,关键时刻展现供销担当……常州市供销合作社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扎扎实实的行动,牢记为农服务宗旨,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开创了“新供销、心服务、兴三农”的崭新局面。

踔厉奋发向未来,常州供销再启程。常州供销人将扛起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敏锐的思维、更加创新的理念,以崭新姿态在新的历史起点迎风而上、破浪前行。

党建引领,

擦亮“123”供销党建品牌

东西部消费帮扶党群服务中心由市供销总社与常州经开区管委会联合打造,是全省首个供销“三对口”党群服务中心。“中心”总面积2400平方米,内设龙城红色驿站、实训中心和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服务功能,聚焦东西部消费帮扶工作主线,突出“新供销、新货郎、心服务、心向党”主题,围绕供销促进共同富裕党建引领“123”工作法,建体系、搭平台、强服务、促合作,实现了东西部消费帮扶党群服务中心与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两中心”一体化融合,推动“党建+消费帮扶”一站式服务。

五年来,市供销总社坚持党建引领社建,在全省首创供销促进共同富裕党建引领“123”工作法和支部建在“联”上,扎实推进“供销党员代表”派驻联系行动,培育供销党建品牌,开展“供销大讲堂”理论宣讲走基层活动,着力打造常州供销特色党建品牌。据了解,“供销大讲堂”通过“集中典型宣讲+分散式宣讲”方式,走进乡镇农合联、特色产业农合联、农村综合服务社、供销基层组织及美丽乡村,创新开展“你我一起讲、您讲我听、您听我讲、边看边讲、田头课堂、围桌共话、音乐课堂”的乡村振兴“七讲”活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好,以实际行动打造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供销样板”。

强基建社,

构建“为农服务”全覆盖

今年10月,在溧阳市优质稻米产业农合联会员耿恒龙的水稻田头,饱满的稻穗正被收割机有序“吞”进,粒粒金黄的稻谷尽入“囊”中。溧阳市优质稻米产业农合联于去年8月成立,现有单位会员32个,水稻种植面积达3.2万余亩,农合联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行模式,为会员提供种子供应、育秧、肥药统配、烘干仓储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农户从小生产融入农业现代化大生产,努力形成一条强基地、壮龙头、育品牌、增效益的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之路。

五年来,市供销总社坚持改革创新,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强农惠农为导向、服务增效为根本,创新提出并实施供销促进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十百千万”工程,建立了“党员带社员、大户带小户、先富带后富、产业联农户、流通联万户”的“三带两联”共同富裕机制,带动同行业6484户低收入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我市最大的为农服务合作经济组织,市供销总社理顺联合社治理机制,天宁、钟楼、常州经开区新组建事业单位性质的区供销合作社,实现了市域县级社全覆盖的历史性跨越。按照经纬布局,组建区域和产业农合联29家,新建改造县、镇、村三级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74家,现建有农村综合服务社632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层组织网络和经营服务网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供销路径。“十百千万”工程被列入全市“532”发展战略重点项目,作为全省供销系统唯一一个促进共同富裕工作的试点,“常州模式”在全省推广,全国总社三次来常开展专题调研。

创新服务,

保障粮食安全“国之大者”

根据农时和我市农情,市供销总社督促系统农资企业全力做好农资的储备和调运,满足全市春耕、夏种和秋播农业生产需求。对需求量大的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资企业直接送货上门,有效畅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

市供销总社开展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为农民送去“管用又放心”的农资综合服务。2022年,该活动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为我市首获,也是全国供销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除备足“粮草”,市供销总社还大力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在全省率先整市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连续5年实现全市“两废”回收处置工作全覆盖。大力推广溧阳“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服务模式,广泛开展测土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系列化服务,让农户用上质优价稳的“放心农资”的同时,组织“庄稼医生”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店堂坐诊和田间巡诊等技物结合服务,为农户提供田间作物解决方案,促进农业先进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该服务模式成为全省典型。

五年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供应化肥农药38万吨,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326吨,开展庄稼医生坐巡诊6812人次,技物结合服务4.2万余人次,测土4493份,供销农资、放心农资、绿色农资深入人心。

展望未来: 新理念 新使命 新作为

未来5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常州市供销合作社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着力加强专业化服务、网络化布局、合作化联农、数字化赋能,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更多供销力量。

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市、县、涉农乡镇三级供销合作社“三会”制度全部落实到位,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并能有效发挥阵地作用。到2028年,完成基层供销社改造提升15家;新建改造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100家,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覆盖全市涉农乡镇街道;组建特色产业农合联10家,探索社有资本投资区域农合联3—5家。

为农服务体系更加优化。县、涉农乡镇建有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农业社会化服务网覆盖全市,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到2028年,培育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100万亩以上。

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更加健全。以市、县流通连锁企业为龙头,乡镇、村、社区连锁经营网点为主体,与供销综合为农服务中心等有机融合,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更加畅通。到2028年,培育农产品流通服务主体20个,建设产销对接平台10个,发展三级经营服务网点12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库容量达30万吨以上。

社有经济实力更加坚实。加大政策、项目等支持力度,促进社有经济在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等重点领域发展壮大,提升供销合作社在行业发展上的话语权和控制力。到2028年,培育年销售总额5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新增或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出资企业5家。

本版撰稿:常供销 秋冰本版供图:常供销 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