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观点集结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10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次带有“重塑模式”意味的改革,信号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10月底,一份名为《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14号文”)的文件被媒体披露。这份文件显得有些“神秘”,甚至被外界赋予“二次房改”的意义。近期,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在解读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再次给出了权威解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还对“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作出了更具体的阐释:要在推进“三大工程”建设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推进保障房建设为首的“三大工程”,成为撬动“房地产新模式”的一个抓手,在当下还被赋予双重使命:在寄希望于通过保障房建设实现“居者有其屋”之余,决策层也希望以大规模筹建保障房“带动房地产相关投资消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陈惟杉

近日,北京大学副教授“跨栏”进学校一事,让大学校园该不该开放的话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应该看到,北大此前一直在稳步推进校园开放的工作。但是,无论如何,大学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也应该蔚然成风。大学生是学生,也是成年人,就应该尽早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青年,不该是被小心翼翼保护起来的花朵。更重要的是,高校的资源属于全社会,现代大学的功能不仅包含教学、科研,还有社会服务。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让公众充分享受公共资源、感受书香文脉,本就是高校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大学之“大”,既是物理意义上的大,也应该是精神意义上的扩大:消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边界,和城市融为一体,让每一位年轻人拥有超越一时一隅的大视野、大胸怀。

——澎湃

执行了13年的“醉驾一律入罪”,是不是要取消了?甚至个别网民认为,这样的“放松处理”可能为官员今后醉驾逃刑留下后窗程序。2010年醉驾入刑后,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一方面,“醉驾每年让30万人入狱”,严重占用司法资源,建议做出精细化改变。另一方面,“一律入罪”也遭遇到了很多复杂的情形。比如,醉酒在小区停挪车;家里有病人要紧急送医院,不得不醉酒时开车,这些是不是也要入罪?似乎“一律入罪”有悖公平原则。但是,从之前的“80毫克一律立案乃至入罪”,到目前“不满150毫克的可以不起诉”,具体的个案有了更宽松的处置、裁量空间,谁能够享受到这次精准司法的红利?会不会变成某种特权?公众不是执着于“一律入罪”的结果,要的是“人人平等”的执法过程。

——沈彬

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从具体内容来看,《意见》的要求和措施都很有现实针对性。破除“指尖之累”很有必要,但更要认识到,形式主义屡禁不止、屡治不息,甚至在数字时代发生变异翻新,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个别地方政绩观念的不正确、考核标准的不合理。别让数字化成为基层干部群众的负担,更不能用形式主义治理形式主义。指尖上的数字赋能固然重要,抵达现场和直面问题才是政务工作的硬性要求,事情办没办好才是政务工作的评价标准。

——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