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家用雾化器热销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商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龚励

入冬以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一些家长选择在家给孩子做雾化治疗,电商平台上家用雾化器销量猛增,更有网店销售页面显示“已售10万+”。为了打动消费者,有店家打出“医院同款”“儿童专用”等标签。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所谓“医院同款”有些只是噱头,雾化器售价悬殊,参数差别也很大。

“已售10万+”,家用雾化器线上热销

“我的孩子患支气管炎,去医院做雾化来回折腾不说,还要排队。”前不久,市民曹女士在电商平台买了一台398元的儿童雾化器,打算在家里给孩子做雾化。

雾化治疗是指将特定药物制作成气雾剂,在雾化器的辅助下,通过呼吸将药物送至患病部位。近日,记者在多个宝妈群、家长群看到,不少家长都在购买或咨询家用雾化器。

家长的“追捧”带动了雾化器的销售。记者昨天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家用雾化器”发现,相关商品推荐多达数百款,医用款、手持式、超声雾化、静音款……令人眼花缭乱。“这款儿童雾化器卖得很好,活动限时补贴40元,要买可得抓紧。”某商家表示。商品详情页上,这款到手价为159元的雾化器,近期已售出6万多台。而在雾化器热卖榜上,前五名的月销量均已突破2万单,更有网店在销售页面显示“已售10万+”。

价格悬殊,有商家炒作“医院同款”

记者注意到,电商平台上雾化器价格悬殊,最便宜的60多元一台,最贵的则要5000多元一台。为了卖货,一些商家打出“医院同款”“儿童专用”等宣传语。

“这款机器是‘医院同款’,价格小贵,但质量可以放心。”有商家向记者推荐了一款进口品牌雾化器,折后价格1700元。他表示,有不少客户是在医院用着不错才来购买的,也有客户是亲戚朋友推荐来的。

另一款售价960元的国产品牌雾化器,同样被商家宣传为医院同款。“这款机器颗粒细腻,非常适合居家使用。”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还有商家为了表示所言非虚,提供了“使用同款机器”的部分医院名单。但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医院发现,医院的雾化器通常“隐藏”在一体柜后方,只能看到其金属接口和动画片显示屏,很难验证其具体品牌。

是“家用神器”,还是“智商税”?

家用雾化器电商平台销售火爆,家用体验究竟如何?家长们各有看法。

“操作起来很方便:打开雾化器开关,待雾粒均匀喷出,将面罩罩住孩子口鼻……”宝妈张蕾去年就入手了雾化器,当时考虑到孩子换季时容易感冒,在家做雾化能避免交叉感染。如今,雾化器已经成了他们家的“家用神器”,“入冬后已使用多次,感觉和在医院做效果差不多。”

市民朱女士对自己买的雾化器却不太满意。“机器运行起来有噪音,使用了一会儿还会发烫,冷却了才能继续雾化。”趁着“双12”活动买的雾化器,朱女士使用一次就发现了问题,无奈只好退货。

高先生夫妻俩对比了多款雾化器,选择了销量较高的那款,“可上手以后才发现,孩子做完雾化后面罩里竟然能倒出水,下次不敢给他用了……”

不可滥用,购买前建议先看机器参数

“雾化的原理就是将液体药物打散成微小的雾状颗粒让人吸进去,因此,颗粒直径决定了药物是否能沉积到需要的地方。”一位医疗器械经销商告诉记者,多数百元价位的雾化器,其分散成药物颗粒直径较大,建议消费者购买前先检查机器参数中的“喷雾粒子直径”,最好选择平均粒子直径小于5微米的雾化器。

“雾化治疗时最合适的颗粒直径是1至3微米,颗粒过大会使药液残留在喉部,无法到达肺部发挥作用;颗粒过小则会让药液随着呼吸被呼出体外,同样无法达到疗效。”常州一院儿科接诊医生告诉记者,在家进行雾化治疗的确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几率,但对雾化器的参数和清洁有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孩子反而可能吸入被雾化的细菌或真菌,建议家长们首次雾化治疗要在医院进行,相关装置使用、药物剂量、治疗前后注意事项等专业操作要谨遵医嘱。同时,患者存在个体情况差异,要由医生看诊后对症下药,不能简单照搬网上信息,更不可随意滥用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