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橙林深处有人家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冬日清晨,黛青色远山浮起一层朦胧霜意,绿海荡漾处的橙林里,金黄橙子正翻山越岭涌向村庄最高峰,那里叫猫儿寨。这是一年之中,大地上又一次临盆收获的季节,猫儿寨丰收的喜悦,直向云端生长。

那是在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天光雨露的浸润下,橙子们从容不迫娓娓道来的黄。

春天,橙林里的橙花粉嘟嘟地开了,浓郁芳香在村子上空流动,有天半夜,村子里的黎大哥在橙花香中醒来,夜气尚凉,他披衣起床,走到门前橙林里深呼吸后,对着夜色沉沉里那棵身子佝偻的古橙树情不自禁鞠了一躬。

那是一棵身子瘦弱下去的古橙树,它已迈入160多岁的高龄。古树的身世在村里流传至今,它也是黎大哥家谱里的一部分,融入黎家先人的血脉基因。

在那棵古橙树前,有村人郑重立下石碑,详细记述着它降生于大地的故事。那年,一个从事郎中的黎家先人,在一次走村串户的行医中,经过一个叫“李家湾”的田间,看见一只麻雀嘴里叼着一件黑物停栖于树上,麻雀受到惊吓,“呀”的一声丢掉嘴里的东西飞去。黎郎中当时并未介意,几年后,此地长出一棵枝干粗壮枝叶繁茂的大树,开花结果,那果子颜色金黄、果皮光滑圆润、果肉细嫩甜香,黎郎中和乡民们把这棵树命名为锦橙树,它成了这个村子里橙树们的老祖宗。老祖宗劳苦功高,从它的树身里,又繁衍出小橙苗,一棵棵落地生根,壮大成上万亩的橙乡。

那年初冬,我第一次去黎大哥的家,在他引荐下,我第一次拜见了这棵古树,它曾经苍劲树干的一面,已在沧桑岁月中被掏空得干瘪,只剩下一层褐色老树皮颤颤撑起。而老树枝干的另一面,还保持青翠之色,上面萌发出油亮枝叶,呈现出鹤发童颜的面容。这是时间赋予一棵古树的顽强姿态。我俯下身,面对这棵身子骨憔悴又丰润的古树,嘴里喃喃着唤它的名字。

一棵古树,成了黎大哥和乡民们心里的“思乡树”。而今每逢清明、中秋、端午、春节这些传统节日,从村里散落四方的乡人,团聚在这棵古树前,用乡音聊聊家常,袅袅乡愁稳稳落地,顺着古树根脉找到那条回家的路。

我与古树对面小院里的黎大哥开始了交往,也是因为对这棵古树念念不忘的感情。但我说不清楚这种感情的清晰源头,好比我在眺望祖先影影绰绰的上游。那次拜见这棵古树后,一年之中,我都要去这个村子里好几次,有时还夜宿于黎大哥家。

不久前的一天,我来到黎大哥家,黎大哥走到树前,左手压住挂满沉甸甸橙子的枝丫,顺着果蒂轻快旋转下一枚果子给我:“你先尝一尝。”我剥开皮,把果肉送入嘴里,满口溢满微酸香甜的果汁。黎大哥喜滋滋地告诉我,村子里开办了橙子加工厂,产品通过工厂和村里后生们主办的电商平台,走向全国各地,还走出了国门。在黎大哥家院子旁的一面文化墙上,有一幅呼之欲出的图画: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把吸管直接伸向枝丫间闪烁的橙子下,橙汁顺着吸管汩汩流向男孩张大的嘴巴……

黎大哥眼神痴痴地望着文化墙上的小男孩,他问我:“你知道这个小男孩是谁么?”我问:“是谁?”黎大哥发出“哈哈哈”的大笑:是我3岁的小外孙啊。黎大哥告诉我,在广州定居的女儿女婿,秋天带着小外孙回家,乡人们顿时喜欢上了这个可爱的小男孩,一个回村办民宿的美术系大学生,以小男孩为原型,精心设计成村里“富村山居图”文化墙上这动人的场景。

下午,黎大哥陪我穿行在村里的橙林橘海中,缀满枝头的果实源源不断发出这个季节里大地深处的醇香。在一个崖壁前的石洞里,我驻足而望。黎大哥告诉我,那是村里先人们曾经储藏橙子橘子的地窖,现已成为村里过去时光中的一个遗物。洞口如眼,它默默洞悉着一个村庄的秘密。

返回路上,黎大哥说,一百多年前,他的祖辈们顺着一条蜿蜒在崇山峻岭中的茶马古道,在筐里装满橙子,咿咿呀呀担到县城去叫卖,一个大的橙子,可以卖上一个铜板呐。我恍若听到时空之中,一个铜板“咚咚”落地的清脆声音,当年村里先人们就是用这些汗迹斑斑的铜板,艰辛支撑着一个家的运转。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恍惚中,天幕中飘来一个声音,噢,是宋朝的苏东坡,他腾云驾雾来到这村子,要与我在橙黄橘绿的果香中夜饮一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