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一个个大项目“种子”播下,“品质之花”生根发芽;长虹飞跃架通途、宅改打造“水美村落”、“口袋公园”持续“上新”……运河波涛托起的这座新城,血肉日益丰满、轮廓渐渐分明。
产业生态厚积勃发,城市形态融合蝶变。随着城市框架、布局、功能、配套等发生重大变化,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不断优化,常州东部、大运河畔,一个富有活力、气象万千的东部新城正加快从蓝图成为实景。
内联外畅 跑出发展“加速度”
10月28日,一件非比寻“长”的事让市民津津乐道:G312、S232快速路工程在常州经开区开工。其中,G312快速路工程串联苏锡常镇宁,是沪宁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S232快速路工程向北衔接江阴、向南直抵宜兴,是常州干线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条快速路将强化市域快速直连、支持城市空间拓展,提升常州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地位。
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拉开“骨架”、畅通“血脉”。像这样的“大场面”,在常州经开区接连上演。
作为常州东部桥头堡,常州经开区始终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谋划了“七纵、七横、四铁、两高、两航道”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逐步加密路网,跑出了区域发展的“加速度”。
在完善骨架方面,完成了大明路跨运河至遥观、漕上路跨沪蓉高速和三山港至横林、潞横路改扩建至横山桥等重点道路工程;在服务民生方面,打通了新河路、新秀路、人民路等一批制约出行的瓶颈道路;在配套地块开发、服务产业发展方面,实施了艾普路、联东路、智博路等一批配套道路。
截至目前,常州经开区完成新建、改扩建道路110.7千米,道路提档升级34.7公里,全区道路网里程约668公里。
常州经开区建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贯良介绍,目前辖区内“七纵七横”的骨干路网框架结构已初步形成,对外与天宁、武进联系更加便捷,区内各板块之间至少有一条4车道道路连接。为提升道路颜值,还创成了多条精品道路。不仅如此,常州经开区还参与、主导建设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常州段、沪武高速公路常州段扩建、苏南运河二级航道整治、顺丰智慧物流产业园等工程。
如今,俯瞰常经开大地,一条条宽广、平坦的交通道路在城市和乡村间蜿蜒,四通八达、外联内畅的交通网持续为常州东部发展“输血造血”;行驶在常经开车道,一路繁花一路景,鲜花绿植述说着经开浪漫,呈现出“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的区域风貌。
农房宅改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抽签、拿钥匙,农房换别墅!”今年4月,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周刘家村宅改项目首批新农居交付,146户村民实现了老宅换别墅的梦想。
古色古香的新农居、宽阔平整的沥青路、清澈见底的大河塘、自给自足的小菜园……漫步于周刘家村,只见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树影婆娑,微风漾开清澈水面。“房美、村美、景美,梦想成真了。”村民刘俊的新家就在这里,简约大气的新中式别墅、宽敞明亮的景观窗重构了人们对农改房的想象。
常州经开区将农村地区农房改善工作和乡村振兴深度结合,充分利用宅基地试点改革、政府拆迁项目等政策、项目优势,以推进农民集聚点建设为举措,逐步推进民房改造工作,不断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
“这是我家的别墅!出门走两步有公园,西边还规划了非遗展示馆、餐饮购物一条街!”在横山桥镇芙蓉湖畔雅苑小区,居民刘锋已然是资深“导游”,自拿到新房钥匙后,慕名而来的亲戚、朋友、老邻居络绎不绝。
宅改成为新生活的起点。芙蓉湖畔雅苑除了打造崭新的农居,还配套打造党群服务、邻里中心、非遗展示、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未来,芙蓉初中改扩建、芙蓉集聚区幼儿园新建、芙蓉政法便民服务中心提档等一批民生工程以及以常芙路沿线改造提升为核心的芙蓉精致集镇工程将显著缩短芙蓉片区与中心镇区的发展差异。
作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先行试点地区,常州经开区因地制宜,不断优化村庄布局、整合土地资源、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奚伯震表示,常州经开区以农房改造工程为契机,对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体、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全方位提档升级,推动高标准农田、美丽乡村、特色田园等建设,打造功能分区更明晰、城乡环境更优美、百姓生活更富裕的“城乡融合典范”。
品质提升 行至此处皆是景
漫步宋剑湖家园,转角即可遇到一块绿地、一片花海——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大力推进生态城市绿化、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探索和实践口袋公园建设,打造了观湖路口袋公园等34个精品口袋公园。
8年来,常州经开区创成23条幸福河湖,完成255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去年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方“绿”幸福一方人。野生鸟类摄影家陈明华日日流连宋剑湖,拍下白鹭的轻盈身影;市民杭志龙把公司搬到了丁塘河湿地公园附近;汉服爱好者组团打卡白龙观古银杏、春日梅,生发了无数诗意想象……
为推动老城焕新,戚墅堰街道啃下了一块块治理“硬骨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0万平方米,加装7台电梯,为有需求的空巢老人安装智能门磁、智慧燃气、智能烟感等设备,成就了“品质宜居地康养幸福城”的生动实践。同时新建大运河景观步道,为500多户居民铺设天然气管道,实施雨污管网分流、空中杆线入地等工程,畅通排水系统,组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康养服务探索、文商旅融合发展。
铸造新城 向东而兴满目新
东方云湖畔,微风习习,常州经开区文化活动中心如同一座高速旋转的“大风车”。不远处,科技金融中心、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拔地而起,中天双子楼火热施工……从一纸规划到落地成景,常州东部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一座品质新城。
2015年常州经开区成立,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加强常州东部副中心建设,加快打造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东部桥头堡。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东部新城建设两大核心任务,常州经开区明确到2025年,建成3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10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2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高品质呈现业态新、形态优、神态活的城市形态,创全市产城融合样板区。
2019年,东方新城建设领导小组成立。2022年12月,常州经开区党工委(扩大)会议提出实施东部新城聚能工程,增创区位能级新优势,实现从“东方新城”重点建设到“东部新城”全域焕新的递进。
塔吊高耸林立,建设者昼夜奋战。东方新城26个重点项目齐头并进,总投资超过126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121万平方米,推进一批高端文化场馆、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布局一批新商业、新功能、新业态,高标准建设城市客厅。东方广场、东方云湖水城共融、自然开放,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常青里文化旅游街区等成为闪亮的城市地标。楼宇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创新创业者孜孜追梦;楼宇外,清澈河流和生态绿廊交织环绕;楼宇下,常州地铁二号线方便通达……产业创新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
在城市功能提升中,居民生活更加多彩。常州经开区初级中学、常州经开区小学、大明幼儿园、经开区公共卫生管理服务中心、东方青年人才社区等相继投用,让发展更有温度。
“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越来越多,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2019年,中车戚研所有限公司锻造工艺师李月明从哈尔滨来到常州经开区,在人才优惠政策下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在这里生活,他最大的感觉是“未来可期”。
本版撰稿:刘懿 李垚
本版供图:常州经开区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