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个开放式的思想体系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5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基因”“魂魄”和“独特标识”。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没有科学的思想引领,一个国家的自强自立不能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文化思想领域重大的理论创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不断发展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随着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也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回应时代的呼声与实践的需求。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我们党文化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继承发展党成立以来探索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在新时代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开放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阐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怎样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为一个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发展的。

彰显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

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立足于中华大地,深耕于五千多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这一思想的鲜明特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深邃性,同时具有中华文明大历史观的厚重感和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反对因循守旧、陈陈相因、抱残守缺、泥古不化,力求在革故鼎新、涤故更新中获得文化新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习近平文化思想也在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有益养分中,获得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民族基因和文化血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具有强烈的理论创新意识和不畏艰险的理论创新勇气,不仅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同时秉持开放包容,博采众家之长,兼收并蓄的大视野大格局大气象,以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发展自身的科学理论体系。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实践雄辩地证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性。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益激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到关键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实践没有完结,理论创新就永不会止步。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实践的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壮大,也必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这一思想体系必将在探索新命题、迎接新挑战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开辟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创新更加广阔的前景。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