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从破茧成蝶到“艺”路繁花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现代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尤佳 张经亮

“戏校”,这是几代龙城百姓耳熟能详的亲切称呼。从1971年至今,这所常州自己文艺人才的摇篮,她已走过50多个春秋了。

从这里,曾经走出中国第一位戏剧戏曲学博士袁英明,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首届中国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金奖董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白玉兰戏剧奖获得者、常州首席专家张怡,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文华大奖”获得者、常州首席专家孙薇以及数千名文化艺术管理和应用型人才;还培养出中国第四、五届车模大赛全国总冠军朱媛媛、姚梦迪,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组金奖第一名黄怡甜,英国摄政大学中国唯一全额奖学金获得者徐子淇等优秀学子,这所学校就是今天的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简称“常高艺”)。

从一所行业学校,到省部级重点中专校,从全省13所艺术中专校中率先升格为全省第一、全国唯一的五年制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多年来,学校开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之路,事业发展引领全省同类学校,成为全国艺术职业教育的“江苏样板”。

打造“美”文化,在醉美校园成就最美学生

2006年,学校抢抓机遇迁址常州西郊殷村,建成了一所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崭新校园。学校立足艺术类学校和专业特点,秉持“崇艺尚美”的校训,把“美”作为塑造校园文化最根本的东西,从校园物化空间打造入手,将自然景观、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有机融为一体,全面构建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校园湿地、天鹅湖、老火车创意广场、蓬皮杜艺术码头、古城墙、清朝民宅、蓝海湾书式坊、江南丝竹乐坊、户外摇滚舞台,30多个独具创意和艺术特色的校园景观自2013年来陆续建成。“与其说我们是一座校园,我更希望它成为一所‘艺术馆’。”校长高慰表示,在设计校园景观时,从设计理念到施工,他全程亲自操刀,将校园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艺术相结合,让学生处处感受到美。为此,他走遍常州的每一个角落发掘“老古董”并收集,并将这些有时代感的“宝贝”用于校园景观的装饰,让学生亲眼看到、亲手触摸厚重的历史。

在常高艺,学校的图书馆有着一个别样的名字——“蓝海湾书式生活坊”。坊内到处可见海洋元素:船、船具、航海等,墙面上是船员与海怪搏击的画面。这又与学校所提出的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发展的“蓝海战略”交相辉映。学子们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汲取知识,碰撞灵感,肆意创作。

除了校园环境的生态美,学校还从管理制度的人本美、专业建设的艺术美、活动开展的创意美、人际关系的和谐美、学生发展的前景美等方面整体推进校园“美”文化建设,引领师生塑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文化意识,教会学生能够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以美润德,以美养性,以美益智,在醉美校园成就最美学生。

每年都有国内外高校和职业院校及各地教育党政考察团几十批次莅临参观指导。他们说的最多的话是:“太美了,你们的学生真幸福啊!没想到学校还能这么办!”

实施“6W”活动,重构学生成长生态新模式

11月8日晚,常高艺2020级主题嘉年华活动精彩启幕。9个班级在蓝海书岛、龙行秘窖等9个校园美文化空间同时开展活动——工美班的流体画创作体验,声乐班的歌舞音乐会、播音2班的配音秀和平面班视频作品推理会等吸引了全校同学的热情参与和体验。

据了解,主题嘉年华是该校重构校园美文化素质成长生态模式的举措之一。项目自启动以来,在各个美文化空间共计开展活动100余场,参与人次超过10000人次,深受师生欢迎。

空间是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常高艺通过营造一个个充满文化和艺术的校园美学空间,培养学生们学习兴趣、陶冶广大师生的艺术情操、激发师生们的艺术创作热情。学校近年来实施“沉浸式交互型学习空间”建设项目,将“三创三能”人才培养的目标支撑要素和“我学习、我体验、我创意、我时尚、我成功、我快乐”的“6W”活动理念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创意创造,习得技能。同时打造“周周有体验 月月嘉年华”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让活动成为育人的有力载体。专业特色展示、创意开发、社团互动秀、心理健康沙龙等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将德智体美劳等不同素养融入活动体系,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时间进行了更合理的安排和引导,引导学生走入各个空间参与各类活动。

“在常高艺,我们突破了教室作为校园第一学习空间的局限,学生可以在任何空间进行学习,从第二、第三学习空间的互融交互作用中探索师生个性发展、多元化成长的新实践、新模式。”高慰说。

如今,精心设计打造的蓝海书岛、蓝湾前滩、蓝海龙之梦广场三大活动板块和充满艺术美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构成了一幅幅学生流连忘返的全空间全时段场景化无边界学习生活美好画卷,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体验文化,提升审美,感受美好。今年10月,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得主、《阿凡达》《指环王》《霍比特人》世界著名电影特效大师理查德·泰勒爵士参观了常高艺美丽校园与活动体验后不禁感慨:“这是我到过的学校中最美丽最有趣的学校!”

创新“学校+”发展模式,“多元”办学带动区域新发展

作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为地方经济和文旅事业发展提供积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常高艺近年来积极整合资源,变“一元”办学为“多元”办学。“学校+企业”“学校+学校”“学校+区域”发展模式,成为全国高等艺术职教创新发展的“江苏样板”。

学校牵头成立常州职教联盟,先后与常州市歌舞剧院、常州锡剧院、常州恐龙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5家企业、院团签订了战略合作人才培养协议。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多种形式,提升文旅人才供给的效度。

“常高艺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过硬,工作中脚踏实地、善于合作、定位准、上手快,是公司的新生力量、骨干力量。”小银星艺术团常州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多年来与常高艺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岗位成长、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产教融合、深度合作让双方实现双赢”。

近年来,学校主动融入常州“532”发展战略和“两湖创新区”建设中,在校区共建、文化惠民、资源辐射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学校推进国内首台“沉浸式校园实景青春音乐剧”及其运营模式的创造实践,启动构建以常高艺为核心的首个“艺术职业体验研学游学基地”建设,打造文旅目的地产品,积极推动职教与产业集聚融合。

除了助力区域发展,学校还注重国际化办学,与美国、英国、荷兰等多所国外知名艺术院校建立长期合作交流机制,在常州首创“艺术教育国际班”“国际教育交流大师工作坊”,著名的国际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世界印花之王”马克·艾雷,“西班牙生态建筑大师”罗伯特,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得主、电影特效大师理查德·泰勒爵士等均担任过领衔人。

引进来的同时,学校还积极走出去,开展文化惠民和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学校出访澳大利亚、荷兰、土耳其、法国等常州国际友好城市,成为常州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