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智慧养殖 打造养鹅循环产业链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垚 赵玉涵 夏晨希)“这是自动喂料系统,可将不同生长期三花鹅需求的饲料量,精准输送到不同的鹅舍。” 11月17日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常州经开区横林镇北部的阳湖鹅业生产区里的机器已经运转了起来。

这里是常武进地区最大的反季节鹅苗生产基地,常年饲养种鹅两万多羽,目前是反季节鹅苗上市的黄金时期,但鹅场并不忙碌,负责人邵洪金一边操作着各种数字化应用一边介绍道,“鹅舍现采用的都是全自动环控模式,根据不同种鹅、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温度,通过风机、水帘、保温等设施来实现鹅舍内外大小环境的自动控制,满足了生产需要。”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养殖场总与“脏乱差”对应,而在阳湖鹅业养殖基地,其环境设施、防疫标准却非常“高大上”。平日里,养殖场工人需要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场,这里的大鹅身处冬暖夏凉的环境中,吃喝也是智能化的操作。

三花鹅也称扬州鹅,这类大鹅体型适中、肉质鲜美,很受市场欢迎,在全国多个地区都有人养殖。鹅一年只产6到8个月的蛋,其他时间为休产期。如果养殖户没有鹅苗养殖,意味着消费者没有新鲜的仔鹅可吃。阳湖鹅业主打的即使市场上难度较高的反季节鹅苗养殖,目前基地已实现四季孵化鹅苗。

“反季节养殖很难,有时出不了苗。因此老一辈是传统养鹅,我们则是科技养鹅。”养殖场工人陈国民带记者参观了阳湖鹅业的鹅苗孵化区。只见一台台水禽孵化机全智能显示控制系统上显示着当前机器内的温度和湿度,“只要在系统上设定好,孵化机早、中、晚会自动调整温度、湿度。平常只要我一个人给这边打扫打扫,做做清洁工作就行。”

“物以稀为贵,反季节的鹅苗比正常时期出栏的鹅苗贵得多,收入相当可观。”邵洪金说,随着反季节鹅苗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不过,老板并不担心,通过先前的智能化改造,目前鹅场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养殖,人工成本降低了不少,基地目前还实现了旱地养鹅的模式,大幅度减少了水污染,养殖场产生的少量废水也都会排到旁边的藕塘,给藕施肥,鹅粪会做成肥料卖出去,形成养鹅循环产业链。

“我们常武地区还有道名菜叫寨桥老鹅,这道菜格外讲究,原材料必须是3年以上的老鹅。”邵洪金的老鹅刚好符合这个要求。并且他的鹅品质很好,烧出来的汤又香又浓,很多饭店因此选择跟他合作。“现在阳湖鹅业养殖种鹅有近3万只,已经把反季节鹅苗销售到了全国各地,年年都有东北、江西等地远道而来的客服上门收鹅。”邵洪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