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合力找回“消失的课间”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4版:现代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常州市教育局 张洪杰

近日,有关中小学生“课间圈养”的话题引发热议。坐而论道谁都能头头是道:课间圈养”养不出健康下一代;课间自由的权利需要被看见……众声喧哗其实就是一句话:课间十分钟”不可或缺,“学生被圈养”亟待破解。那么,在这种老师不希望、家长不理解、学生不愿意的情况下,究竟是谁“偷”走了这“课间十分钟”呢?

从学校层面来看,最头疼学生发生意外。未成年学生在下课期间的跑跳打闹说不准会成为安全隐患,所以权衡利弊后索性画地为牢,自缚手脚。从师长立场来讲,“课间圈养”给孩子们带来近视、肥胖、焦虑、抑郁等诸多身心健康问题,也剥夺了他们探索世界、体验生活的机会。从学生角度来说,平时上课时间都很紧张,老师们经常拖堂或者提前进入教室,他们很少有机会走出教室“透口气”,“苦无课间活动久矣”。

从教育常识总而言之,课间活动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变量,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的重要一环。不过有容乃大,在“师生家校”的共同努力下,把课间还给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安全与快乐也绝非此取彼舍,关键是各方要相互理解,相向而行,以宽容和从容之心合力找回“消失的课间”。“铃声为什么还不响,我要去操场,看那天空是多么晴朗,还有暖暖的太阳……课间十分钟的美好时光,别坐在教室里胡思乱想,让我们一起去闻花香,看那蚂蚁爬在小树上。”如此动人的画面,不该只出现在歌词里。但让它变为现实,需要“师生家校”都拿出勇气和担当,共同打破“课间圈养”的桎梏,在自由与管理的平衡中主动作为,让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散发天真烂漫,享受专属的松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