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30天 从心脏骤停到转危为安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1版:常州新闻 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青 七轩) 58岁的李先生经营着自己的一家小店,一个月前他在店里干活时,突然感到胸口疼痛,2个小时后,疼痛感越来越强烈。家人见其直冒冷汗,捂住胸口痛苦万分,立即将其送到市七院急诊医学中心。经检查,李先生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凶险非常,救治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医院立即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召集心内科、ICU等多学科团队共同会诊。
“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叫做冠状动脉,如果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则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此时称之为心肌梗死。”市七院ICU兼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史志勇解释,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能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从而危及生命。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就在准备下一步救治时,李先生突然意识丧失、心脏骤停、脸色发紫。一旁的医护人员立即为其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开展心肺复苏。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半小时过去,李先生仍未有复苏的迹象,且在救治过程中频繁出现室颤,使救治难度不断升级。但是医护人员并未放弃,坚持心肺复苏1小时、累计电除颤8次后,李先生终于有了苏醒的迹象,心跳也逐步恢复。
时间不等人,因为心肌细胞的缺血耐受能力差,如不能及早开通闭塞血管,还会造成严重后果。此刻,就需要尽快找出心肌梗死的元凶。救治团队将李先生推入DSA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球囊扩张术。经过造影,医生发现其冠状动脉中有一处完全闭塞、多处狭窄,导致血流不畅从而引发心肌梗死。于是,团队通过球囊扩张,将闭塞和狭窄处的血管撑开,缺血处的血管恢复血流。
术后,李先生被送入ICU监护治疗。在ICU的治疗过程中,李先生因心肌梗死产生的并发症也开始显现。术后第二天,医护人员发现李先生居然没有尿量,在化验后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为此,医护人员为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针对性进行脏器保护、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经过几天的持续治疗,李先生的病情逐步好转,两周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肾功能仍未完全恢复,于是转入肾内科继续治疗。
在肾内科治疗期间,针对李先生的肾功能问题,肾内科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救治,李先生终于符合出院条件,顺利出院。
史志勇提醒市民:“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出现心梗症状,应高度怀疑急性心梗可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休息缓一缓即可,应立刻拨打120前往就近医院救治,不建议自行驾车前往。”
链接
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1.劳累:过度体力劳动、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3.暴饮暴食: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激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