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无限好,出游正当时。今年“双节”期间,溧阳人气满满,迎来四方游客。
据统计,溧阳纳入旅游统计的度假区、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星级酒店、星级茶舍等,共接待144.59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39.48%;实现旅游收入18.79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41.05%。其中,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假期共接待游客77.73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46.97%;实现直接营收1.31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62.25%,彰显溧阳文旅市场强劲的复苏势头和发展潜力。
火力全开
旅游市场强势复苏
今年以来,溧阳携手携程为代表的OTA平台,通过发放消费券、“BOSS直播”等形式掀起促销热潮,带动文旅消费1.5亿元,吸引游客65万余人次,奏响文旅市场复苏序曲,释放强劲动能。“促销组合拳”产生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同时在线上维系了长久的话题热度,助力上半年复苏状况省内领先。
“双节”期间,溧阳“热”力十足,核心景区和文博场馆牢牢占据了节日流量的“C位”。
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旅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文旅消费产品与服务供给,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是溧阳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坚持文旅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方针。
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推出了《乐享秋收》情景演艺,三大场景内容诠释秋收胜景,敬献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南山竹海景区推出了《林中飞舞》表演,游客们观看“醉叹盛世”、水影伞舞,体验长寿文化主题祈福礼;另外还有爱国快闪、围炉溯溪等项目,沉浸式感受山水间的自在逍遥。御水温泉推出了特色火锅泡池,游客们在这里体验奇趣汤旅。三大景区融合手工制作、文创产品、快闪、汉服表演等文化元素,打造生活化的文创消费场景。
曹山旅游度假区推出了“乘着热气球赏七彩曹山”的活动,游客们不仅可以乘坐热气球体验高空看曹山的唯美与梦幻,还可以在草地露营煮茶,品尝各种人气“网红”美食。汽车来斯和火车来斯在假期每天推出“科学实验秀”“萌宠小马戏”等专场表演。曹山未来城的国庆机车露营生活节、艺术DIY等活动也吸引了周边不少游客前往,是游客游览的重点选择。
城市近郊的度假型酒店、高品质乡村民宿及主题乐园周边酒店预定火热,房车露营、周边自驾成为出游热点。假日期间,高端度假和精品酒店平均入住率69.16%,御水温泉度假酒店、天目湖遇酒店等假期连续三日满房;星级茶舍平均入住率达63%,有10余家民宿入住率维持在80%以上,其中,“玖宿南院”“美音美墅”每日均在90%以上。
以文塑旅
文博场馆备受青睐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入现代创意,各公共文化场馆开展了内涵丰富的庆中秋、迎国庆活动,文旅融合叠加效应凸显。
溧阳市博物馆举办的“中秋扇上国风,喜迎国庆”主题活动,吸引了不少学生和游客慕名而来;溧阳市图书馆举办了“春晖朗读·月是故乡明”系列朗诵,用文字聆听月光,用声音再现美好;溧阳市文化馆举办的《绘秀溧山水赏美好图景——殷南柱中国画作品展》,向市民描绘画家眼中的溧阳山水,前来游览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节日期间,溧阳市公共文化场馆累计接待游客10.75万人次,同比增长130.69%。
中秋与国庆相遇,“家”与“国”紧密相牵,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扎根红色教育,重温红色记忆,弘扬红色文化,与广大游客共庆祖国华诞、激发家国情怀。节日期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持续满负荷运转,共接待游客10.64万人,同比2022年、2019年分别增长38.72%、182.23%。
花样迭出
节庆活动精彩纷呈
以特色文化为主打的沉浸式、互动式乡村旅游新形态,令人耳目一新,让游客们纷纷从“看景”变成了“入景”。
溧阳各镇区(街道)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市场供给,为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推出了一系列拥有地域和民俗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旅游产品,让广大游客在游览中感受乡土文化、体验乡村振兴成果。
南渡镇打造了“梦回盛唐”的南渡中秋运河游园会主题活动,9月29日至10月3日,日均数万游客到场,火爆出圈。古县街道开启了“雅趣百家塘 国庆嘉年华”,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娱活动。别桥推出了“十一国风文化周,别桥原乡奇妙游”,游客们穿汉服、做花灯,体验传统文化乐趣,吸引了超高人气,成为热门打卡地。桂林村推出了“waw”市集,游客们在这里体验挖藕、烟火市集等,感受乡村野趣,嗨翻假期。姜下村以鹅为主题,开启了趣味定向寻宝、运动实验室、露营烧烤、山野市集、乡村音乐会等活动,获得不少亲子家庭点赞叫好。陆笪村、塘马村、葫芦村等溧阳各大特色乡村也推出了缤纷多彩的活动,更是增添了假日乐趣。
乡村旅游支柱作用愈发凸显,田园乡趣、精品民宿备受游客所青睐,“美丽乡村”正逐步向“美丽经济”嬗变,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17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共计接待接待64.47万人次,同比增长59.69%;实现营收8036.85万元,同比增长61.6%。
全域皆景
生态文明赋能文商旅融合
初秋时节,驱车行驶在“溧阳1号公路”,蓝天白云下,道路两侧满目青翠,远山绵延,不时可以看到“网红”村庄和星罗棋布的湖泊,车行其中,宛若在画中游。
溧阳用一条旅游公路,串联起全域旅游的框架,实现游客与优质山水资源、主要旅游景点、当地居民生活的无缝对接。
天目湖镇桂林村、竹箦镇姜下村、社渚镇洑家村、古县街道百家塘村……一个个高颜值的美丽乡村,在这条旅游公路的串联下,尽情展现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互相催化的动人画卷。截至目前,溧阳已创成18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
今年夏天,热浪来袭的同时,也催热了夜消费。美食、购物、休闲,溧城街道“也新市集”闪亮出圈,自5月份开市以来,日均客流量达2万余人,日均经营性收入达5万元;“社渚夜肆”大排档美食文化节将摊点、文艺演出、娱乐文化有机融合,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每到夜晚,天目湖灯光璀璨,独具特色的航线设计、精彩纷呈的情景水秀、人流如潮的“有个大坝”集市,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浓浓烟火气,点亮了市民的消费热情,繁荣了夜间经济。
今年以来,溧阳聚力攻坚生态环境品质,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先行先试,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生态保护有机统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3年获评全省第一等次;天目湖“自然教育新示范”入选生态环境部优秀案例,全省唯一。
以绿为底
托起“诗意栖居”品质梦
红瓦白墙掩映青山绿水,木栏石径勾勒美丽乡愁,两侧绿道郁郁葱葱……走进上兴镇龙峰村,村景如诗如画,令人心生陶醉。
“以生态农业为基,突出绿色主题;以创新创意为径,挖掘品牌价值;以富民强村为本,促进乡村振兴。”龙峰村党总支书记余庆贵介绍,龙峰村位于曹山旅游度假区核心区,近年来优化田园景观资源配置,发挥特色经济林果资源优势,以“乐享莓边”、乡村文创、田园艺术项目为纽带,打造以特色农业、田园生活、民宿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新生派创意乡居生活。同时积极探索“农业+精深加工”的多样化发展路径,以绿色生态为基底,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龙峰村的“蝶变”,是溧阳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让好生态释放“美丽效应”的生动剪影。在推进乡村建设中,溧阳在“绿色”上下功夫,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生态日趋向好,打造了一批既具颜值,又有内涵的宜居村庄,构成各个乡村美美与共的绿色振兴写意画卷。
围绕打造苏南绿色崛起品质城市的新要求,溧阳将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努力担当生态中轴建设的奋进者、引领者,不断擦亮绿色生态底色,为实现溧阳绿色崛起品质城市建设目标奋力谱写新篇章。
本版撰稿:郟燕波 吴叶飞
本版图片: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