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陈楫·图南之后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陈楫此人影响不大,嘉兴海盐人,流寓梁溪,《槜李诗系》中见其《宿金山海潮轩送陈贞父》诗一首,“浮云千仞碧,落日半江昏”。对仗工整,豁人心胸,才人佳句,令人有归于自然之想,诗格不低。《历代印风》中收其白文印两枚,一为“青崖白鹿”,一即此印,可见黄惇先生对此二印亦钟爱有加。“青崖白鹿”在隶楷之间,“图南之后”则类章草。隶楷书入印宋元多有先例,而草书入印则极为少见,此印算得上个中先驱。二印皆分布精妙,且圆融烂漫,极其难得。

“图南之后”应是运用庄子逍遥游的典故。审视二印气息,毫无一点习气,未必职业篆刻家所作,许是陈楫本人兴之所至。本来如此无名的印章无甚可写,怎奈偏偏时常浮于脑际。古人常说,文艺事要在人品高,并非人品高就等于艺术水准高,而是人品不高作品很难达到一定高度。且此人品并非仅是道德品质,还有天分、胆识、心胸、格调,缺一不可。这方“图南之后”不衫不履却又风度翩翩,让人过目难忘。读其印复观其诗,想象明末那个乱世,家国之恨,悲欢散聚,诗文书画成了多少士子们的无奈寄托,由诗印亦可想见其人风采。

我读书甚少,但喜欢一本书翻来覆去地读,像印谱、诗文集之类,翻看的遍数更多,这回恰恰看得粗疏。这方印附于“画中九友”之一程嘉燧之后,因只两印,印象中一直混淆为程嘉燧用印,主观臆想它与程之逸笔草草、无拘无束的画风百般相衬,还酝酿多日,准备大书特书一番前月香港嘉德天价落锤的《画中九友集册》,以及程嘉燧画风与印章的关系,结果打开印谱发现一直都是一厢情愿、无来由的主观想象,真是贻笑大方。程嘉燧的印章大多出于同乡、鼎鼎大名的工稳印篆刻家汪关之手,而汪关得享大名,离不开程之推介,汪之印章精美绝伦,且感惠之作,定非凡品,然与程之书画风味并不吻合,这是大多书画家作品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据说董其昌用印多喜用一方玉制名章,极为工稳那种,连香光用印都重材质胜过印章趣味,遑论其他,难怪文彭、八大、赵之谦这些一流的人物非要自己动手治印不可。而人生几何,时间对每个人都显得十分公平,各个艺术领域之间的通汇谈何容易。

陈楫这方草书印即是极好的典范。没有秦汉以来印章的束缚而又不失秦汉。草书入印,首先难于分布,由于笔势与线条方向组合的关系,分布之难在于充满印面。作者采取章草的笔势,既不影响文字本身之美,又巧妙地印化使之合于规矩之内。其次又难于用笔之流动。草书无腾挪飞动之势则神采尽失,此则全仗对文字的深度认知与刀笔的敏感,说到刀笔之敏感,忽忆董文敏那句“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总之,这方印给我们的启示是“我自写我家法”,便是最好的出路。

有段时间刻草书印较多,多用方直的线条结构,现在回想,刚直的草书入印,其实更近元花押形式,某种程度来说,大多元花押是靠文字之外的图案符号缓和了文字与印面的关系,而像陈楫这样外拓的字形更能真正表现草书风味。如今刻楷书印我也会以北碑加入一些《石门颂》的笔意,细部再调节文字之间疏密,如此,似乎才更符合印章的美感。前数日为顺舟我兄铭琴曰“图南”,并刻草书印记之,颇得此圆融无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