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警惕披着数字人民币外衣的新型诈骗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5版:常州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徐杨 通讯员 陈小波

随着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市民体验到了数字人民币带来的便利与快捷,数字人民币的普及度和影响力都显著提升。然而,不法分子也盯上了数字人民币,趁大众对数字人民币这一新兴事物了解不全面,设计“更新”了多种披着数字人民币外衣的新型诈骗。

为进一步向社会公众做好数字人民币的宣传普及工作,提升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影响力和使用率,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数字人民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市分行组织全市29家银行金融机构在新北新龙生态林核心区举行常州市反假货币宣传月暨数字人民币线下集中大型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银行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市民宣传普及数币基本概念、数币应用场景、数币特色功能、数币涉诈风险防范等知识。在生动演示数币的使用方式,指导市民下载安装注册数币的同时,为大家揭秘常见的数币诈骗陷阱,提醒大众谨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市民险遭数币新型诈骗

近日,客户李女士匆匆走进建设银行常州延陵路支行,称孩子在家里玩网络游戏充值时,账户被盗刷十几万元,她已报警并拨打95533客服电话办理账户临时挂失。网点工作人员立刻核查客户账户,发现客户银行卡账户已发生3笔预授权冻结,总金额9万余元,交易对象均为国外商户,工作人员立即联系银联反诈部门协助拦截资金。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核查发现,李女士在事发当日开通了数币账户,其银行卡资金被分成15笔,共计1.4万余元,通过数币账户转至他人数币账户。但李女士表示自己并未开通过数币账户。银行初步判断,这是因为李女士身份信息及短信验证码泄露,被他人盗用开立。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上报,并在建行内部采取紧急管控措施,同时积极主动配合警方工作。

最终,经过银警协作,李女士预授权冻结资金9万余元已被成功追回,数币账户转出资金7000元已被冻结,其余部分公安部门将跨省追回。事后,建行常州延陵路支行营运主管电话联系李女士,向其进行反诈宣传,介绍了青少年儿童被骗的典型电诈案例以及披着数币外衣的新型诈骗,建议其保护自身信息安全,注意防范。

揭秘常见的数币诈骗陷阱

据媒体报道,成都警方近日打掉一个特大跨国“DCEP”数字人民币电信网络诈骗案。数字人民币原本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电信诈骗嫌疑人却将数字人民币大肆鼓吹成国家政策扶持的投资赚钱风口,冒用中国人民银行名义,将相关数字产品冠以“DCEP”数字人民币,谎称“DCEP”价格会实时波动,手把手教投资者“炒币”。实际上,所谓的“DCEP”数字人民币交易APP是诈骗集团自行开发的一款诈骗软件,可以随意在后台根据情况自行控制“DCEP”市值的涨跌,一旦投资者充值参与买卖,注定血本无归。

据介绍,目前仅核实到的涉诈金额就高达1000余万元,该专案已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截至目前,各抓捕小组分赴广东、广西、黑龙江、河南、江苏等12省21市,最终共成功抓获跨国诈骗犯罪嫌疑人60余人。

“DCEP”数字人民币电信网络诈骗案就是典型的披着数币外衣的“假理财”诈骗手段,即诈骗分子假借人民银行名义,以其它数字产品冒充数字人民币在资产平台开展交易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假活动”“假官方”“假推广”“假客户”“假平台”“假收购”等常见的数币诈骗陷阱。

具体来说,“假活动”主要表现为诈骗分子以短信等形式发布虚假数币活动链接,进而诱骗受害者进行绑卡、存钱等一系列动作,最终盗取受害者资金。“假官方”主要表现为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等公职人员,通过打电话等方式告知受害者涉及违法问题,要求事主填写个人信息,随后利用事主信息开通数币钱包并进行资金转移。“假推广”主要表现为诈骗分子通过建立所谓“数字货币交流群”,谎称使用其提供的“E一CNY”收款码就可参与推广,从而骗取受害者钱财及获取个人信息。“假客服”主要表现为诈骗分子冒充客服以快递丢失等理由联系买家,要求下载APP、注册登录以办理退款,诱骗消费者开通数币钱包领取补偿金,从而诈骗钱财。“假平台”主要表现为诈骗分子诱导受害者注册某诈骗APP,谎称该APP是国家正规平台,注册并开通“1类钱包”缴纳股本认购费后,年底可通过数币进行股利分红等方式骗取用户资金。“假收购”主要表现为不法分子以丰厚回报作为诱饵,发布购买数币钱包相关信息,利用收购的数币钱包实施电信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数字人民币防诈小贴士

如何防范这些披着数字人民币外衣的新型诈骗?人民银行常州市分行提醒,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不存在交易炒作空间。任何关于利用数字人民币推广获利、返现、缴纳保证金的行为,都是诈骗。

市民应认准官方的数字人民币APP,警惕仿冒的应用程序。通过正规的手机软件商店下载正规的链接,千万不要相信和下载安装其他来源的所谓数字人民币APP链接。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邮件或网站。应当通过官方途径获取数字人民币权威资讯。

不要在官方数字人民币APP及银行APP之外的平台泄露账户、密码、身份证等个人信息。谨防不法分子冒充政府机关、银行、电商平台等机构人员骗取您的信息。任何单位或机构(如公检法、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不会直接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要求市民向指定数字钱包、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进行转账汇款,请勿相信此类要求。如怀疑遭遇假借数字人民币名义开展的电信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电话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