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文化宫的故事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1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常州市区有一个标志性建筑,建于1957年,据说是苏联专家协助我们共同设计建造的,外形雄伟壮观,当时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建筑,它就是常州工人文化宫。解放后,党和政府在文庙的旧址上建成了工人文化宫,广大市民有了一个陶冶情操、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好场所,那是我小时候最向往的地方。每到夏天,文化宫门口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卖瓜子花生的,卖梨膏糖的,吹糖人的,卖熟田螺的,卖棉花糖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大人,小孩,老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虽然那年代大家都不怎么富裕,穿补丁衣服的人比比皆是,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童年的时候,我家就住在文化宫向东200米开外的关帝庙弄。我那时候大概十一二岁年纪,吃罢晚饭,功课早已做完,只要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文化宫门口了。门口有两个戴红袖章的工作人员值勤,大人可以进去,但小孩要身高满1.4米才行。如果没满1.4米,就要有一个大人牵着手或者抱着才可以进去。我只能在门口转来转去干着急,慢慢等,看见一个面善的单身大人,壮着胆子叫一声:“叔叔好!你可以带我进去吗?”碰到难说话的人,根本睬都不睬你。碰到哪天运气好,叔叔就会点点头说“走吧”。我抓着他的大手,大摇大摆地走进去,那一刻心中就像绽放的莲花一样。进了大门,向叔叔道一声“谢谢”,两条小腿就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一口气跑到大楼前。

文化宫是一个二层建筑,大厅中央高挂着玻璃大吊灯,气派豪华,灯光明亮,金碧辉煌。两边是上楼的木制扶梯,光滑锃亮。我手抓扶梯,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又上,像一只欢快的小鸟。大厅上下两层,里面的娱乐项目真不少,乒乓室、棋牌室、图书室、射击室、游戏室等等,应有尽有。大厅后半部分是当时常州最大的影剧院,可以放电影,也可以演戏。纪录片、动画片门票都是5分钱,故事片1.5角,最长的电影也就2角钱。我有生以来第一场戏就是在文化宫剧场看的话剧《刘文学》,是解放西路小学组织观看的,受教育还是挺大的。

出大厅的边门,后面有一个金鱼池,金鱼池上面有一座拱形小桥,走过小桥,有几间平房,那就是文化宫的小卖部。小卖部里有香烟、糖果、糕点等等,还有棒冰。赤豆棒冰和鲜桔水棒冰4分钱一支,奶油棒冰8分钱一支,奶油雪糕和纸质圆桶冰淇淋2毛钱一个。上世纪60年代初期,家里穷,身上1分钱也摸不出来,看着人家吃棒冰,只能使劲地咽口水,快速离开。

文化宫东北角是灯光篮球场,每天晚上都有篮球比赛,戚机厂队、建筑队、内燃机厂队、纺机厂队、消防队等都是比较有名气的。篮球裁判陈刚华,人称常州篮球吹哨第一人,绰号“八灯机”,他吹哨子又响又脆,中气又足,裁判也很公道,什么样的犯规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得到球员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篮球场往西有两间平房,是文化宫的幻灯室,经常放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幻灯片,看幻灯片是免费的。我记得看过《皇帝的新衣》,一个国王为了虚荣,听信骗子的谎言,最后竟光着身子在大街上行走,还自以为穿着世界上最华丽的衣服,叫人捧腹大笑。

从幻灯室再往西就是文化宫的代表建筑——大成殿。大成殿原先是文庙的最高建筑,有点像天宁寺的大雄宝殿,但没有大雄宝殿那么大,里面有工人自编自演的各类戏剧表演,如京剧、越剧、滩簧(锡剧)、黄梅戏等等,有时候也有歌舞相声之类,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文化宫西北角是灯光溜冰场,每天晚上灯火通明,大喇叭里播放着由法国著名作曲家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作曲的《溜冰圆舞曲》,圆舞曲欢快流畅,听得叫人陶醉。溜冰技术好的,就像一只美丽的彩蝶在场内翩翩起舞,美不胜收。那时候,只要花1.5角钱就可以溜上一个小时,我多想穿上溜冰鞋去凑凑热闹啊,但身无分文,哪来的钱去溜冰呢?我暗暗下定决心,等有了钱一定要来潇洒一回,可这个愿望到今天也没能实现。

2009年3月22日,我们常州市一初中的66、67、68三届毕业生在文化宫大剧场欢聚一堂。时任副市长的居丽琴深情地说,“老三届”同学因非常经历,练就非常精神,因承受困苦而摧不倒、压不垮,他们爱国家,甘奉献,为国家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我们为他们骄傲,为他们喝彩。

文化宫给了我太多的遐想和留恋,每当我经过文化宫的时候,都要停下脚步,去门口观望一下,回忆一下儿时的情景。文化宫像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铭记在我的心中,永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