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苏宣·痛饮读离骚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苏宣的资料不多,但印史上将他视为文彭的得意传人,后人又将他开创的印风独列泗水一派,终与文彭、何震并驾齐驱、鼎足而立。最爱他那方“流风回雪”,它曾令我沉醉多年。他在文彭白文宗秦汉、朱文法宋元的基础上广泛拓展印章形式,取法古文奇字入印,不得不说他是流派印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位重量级人物。

他的印章在当时算得上取法极广——宋元朱文、秦汉印、古文印,甚至还有鸟虫篆入印;文字排列方面,三、四字并列铺陈的形式显得非常特出,当然,这种印式汉印中也时常可见,只是后来者取法不多,应该是受到入印文字疏密的局限;风格上,像“千金买笑”一路碎刀细切的白文形式,怕置于浙派印谱中也难分轩轾,可见艺术发展潮流中自有一种恒久不变之规律,一代一代,总有人能把握住它。

“流风回雪”太美,无论字眼本身还是苏宣所刻,总给人一种不可捉摸的缥缈之感,旧文已有详述,今天来说说他另一方著名的“痛饮读离骚”:分布巧妙,用笔潇洒,全印气息从容不迫,留红是此印最妙处。四密一疏,“骚”字自成一行,字形颇有痛快豪迈之趣。

比对二玄社本印蜕,居然与国内出版物中的完全不是同一方印章,且支离破碎、毫无名印应有的风采。据说我们很多印章实物都在日本,所以反倒是他们能出版《中国篆刻丛刊》,真不知说什么好。像黄惇先生《历代印风》何雪渔印谱中,大多印蜕来源于程原父子的摹刻本,完全已非何震真实面目,而二玄社本中何震印章却是非常生动,撇去真伪不论,至少称得上雄姿英发、生机勃勃。

“痛饮读离骚”是名句,历代都有以此入印者。金光先、梁千秋都曾刻过此句。据清代俞庭槐所刻“痛饮独离骚”边款可知,他是临摹文彭所作,二玄社本有文彭此印,对照之下,竟与《历代印风》中苏宣所作极为相似,反而与俞摹文刻毫无相类处,令人一头雾水,只能待来日有缘再解此中谜团。

陆游说,“从今更何事,痛饮读离骚”,对陆游向无好感,然而年岁渐长,我也“原谅”他了。不过苏宣断章取义,五字入印却完全是别一番豪情。苏宣少年仗义杀人之事,书中屡屡得见,而叙述最完整者,非俞恩烨《印略》序莫属——“值不平,便学击剑杀人,白日潜匿下邳,寻求黄石,事平,而博士最高其品,无忘故人,遂进以六书之学,用精其传。虽与何主臣同事,而尔宣独尽其技……”,说文彭与他祖上有旧,事情平息后亲授苏宣六书之学,虽然和何震一起学习,但苏尽得文彭真传,当然也是夸张的赞誉。而苏宣的自序并未提及此事,只是说文博士“以通家坐落绛帐下”,而得以交游“云间顾氏”“槜李项氏”。黄汝亨说他“报仇成名,晚乃降心此技,此真床头捉刀人也”,称赞他是不世出的真英雄。能击剑者转而刻印,此篆刻家秘籍乎?哈哈。然吾知文艺之事,落墨即性情,书谱所谓“质直者则径侹不遒……温柔者伤于软缓”,皆此之类也,无从掩饰,侠者执笔当自有剑气。

作为一代宗师的苏宣,对于人性当然也相当敏悟,他说“世不相沿,人自为政”“始于模拟,终于变化”“变者愈变,化者愈化”,三句话像是一种递进关系又相互关联呼应,这里面涉及到天分、个性,分明早已给我们指明了学习方法和发展规律。

生而有幸,去岁于梁溪得睹苏宣《印略》真身,海内止三数册耳,何其幸哉!俞恩烨序中有云:“举世皆藜丘,谁谓照魔镜”,前人明灯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