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姑娘让溧阳更加“锦绣”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吕亦菲
在溧阳别桥,说起锦绣舞蹈队,跳广场舞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锦绣舞蹈队不但多次参加南京、常州、溧阳以及本镇的各种大型赛事,还凭借无私奉献,带动了当地广场舞的普及和发展。
苗族姑娘带动第二故乡健身
为何取名锦绣舞蹈队?因为创办人名叫戴锦绣。戴锦绣来自贵州,是苗族姑娘。2004年,她跟随爱人来到第二故乡溧阳别桥镇。
刚到溧阳,戴锦绣就发现一个现象——一到晚上,别桥镇到处黑灯瞎火,街上行人都没几个,更别提什么跳舞健身活动了。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此后,全国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戴锦绣自小能歌善舞,便想利用自己的特长为新家乡做点什么。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戴锦绣买了一台小音响,牵上一盏电灯泡,就着家门口的空地,约上左邻右舍的几个阿姨大姐,教她们跳起了民族健身舞。就这样,戴锦绣的健身队组织起来了。
团队自2008年成立以来,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的八十多人,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仅六七岁。
无私付出形成“众乐乐”
推广健身舞蹈非常辛苦。在把工作家庭安排好后,戴锦绣和几个团队骨干会抽时间去各个村教一些中老年人跳舞健身,手把手地带,直到把她们教会为止。她到过北埝村、马家村、诸泗村、战胜村、玉堂村、后周集镇……基本上别桥镇每个村都有她们的足迹和汗水。
来自后周的居云华大姐说,村里有一些六七十岁的阿姨,由于年龄偏大,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带她们跳,嫌她们动作迟缓跳得不好看。后来听说锦绣队活动开展得很好,居云华就找到戴锦绣,希望她能去教她们这些老年人跳舞健身。戴锦绣二话不说,带着团队和这些老年朋友打成一片,为她们编制合适的健身舞,一遍一遍地把她们都教会。
居大姐当时有个疑惑:“绣绣,你们这些年轻人怎么会愿意和我们这些老人一起?你们不嫌我们老、嫌我们笨吗?”戴锦绣告诉居大姐和其他阿姨:“你们都是我们的长辈,我们现在虽然年轻,但以后也会和你们一样慢慢变老,嫌弃现在的你们就是嫌弃将来的自己。我要把你们变成夕阳里亮丽的风景线,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学会互相尊重。”几句话让阿姨们非常感动,都要认戴锦绣她们做“干女儿”。
这支舞蹈队伍屡获大奖
近些年,锦绣队参赛屡获佳绩:2009年获得溧阳市第六届运动会健身操比赛二等奖;2013年在全国啦啦操溧阳赛区获得中年组一等奖,同年在南京参加江苏省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时,以一支苗族舞蹈《苗山情》获得一等奖;2014年参加溧阳市广场舞大赛获得二等奖,同年参加溧阳市保险理财杯集体舞大赛获得一等奖;2015—2022年参加溧阳市各类舞蹈大赛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2015—2023年在别桥镇政府举办的健身舞大赛中获得四届二等奖,蝉联五届一等奖。
戴锦绣个人也获奖不少,在2011年参加常州市少数民族歌舞大赛获得二等奖;2015年获得溧阳市“才艺之家”;2017年获得十大巾帼标兵提名奖;2018年获得常州市“最美家庭”;2022年获得江苏省“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