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买田定居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赵世平

东坡先生从熙宁七年(1074)萌愿在常归老定居到实际买田定居常州,整整过了十年。十年中,他经历了许多,从通判晋升为知州;又因“乌台诗案”从知州沦为阶下囚,被关进御史台狱;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一个虚职。十年中他经历了生死考验;从“少年狂,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十年中他从苏轼蝶变为苏东坡。

一、“殆是前缘”

元丰七年(1084)正月,神宗皇帝亲自拟旨,特授苏轼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由黄州移汝州,圣命不可违,虽然也在贬谪之中,但汝州离京都开封较近,生活亦较为舒适。可此时,东坡先生想的是要到常州买田。四月,他乘船绕道沿长江东下。

他到金陵与王安石见面,王劝他在金陵买田;到润州与佛印长老相见,佛印长老也劝他在润州买田;但他都觉得不满意,心中还是忘不了常州。

九月,在湖州太守滕元发、江淮发运副使蒋之奇、宜兴知县李去盈等朋友的帮助下,东坡先生奔波数日,在常州宜兴县看中黄土村的一处田庄(北宋时期,常州辖晋陵、武进、宜兴、无锡、江阴五县),“岁可得八百硕,似可足食”。此时,东坡在常州宜兴县买了田庄,非常高兴,圆了他十年前的梦想。他在《浣溪沙·送叶淳老》中写道: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在《楚颂帖》中写道: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这两篇作品里都讲到“是前缘”。东坡相信,自己与常州有前缘。

二、“常州居住”

苏东坡在常州有了田地,就有了在常州定居的理由了。

元丰七年(1084)十月,东坡写《乞常州居住表》,请求朝廷准许他在常州居住。奏章说 “……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投扬州,无音讯。无奈之下,东坡全家沿运河乘船往汝州而去,行到泗州(今江苏盱眙)东坡决定暂不西行,在此等候朝廷答复,仍无音讯,是因为没有投出去。

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东坡写《再上乞常州居住表》,恳请朝廷许于常州居住,直接派人送到京都呈皇帝。翌年正月,苏东坡在南都(今河南商丘)接到朝廷文书,“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汝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常州居住。”批准苏轼定居常州。此时,东坡先生与常州结缘,在常州生根了。

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驾崩,太子即位,是为哲宗,太皇太后高太后听政。五月,苏东坡回常州,五月下旬全家抵常州,居宜兴自家田庄。到家了,他如愿以偿,心情非常好。写《到常州谢表》一份呈新皇帝哲宗,另一份呈高太后。

三、“同游常州”

东坡在常州遍游城景,太平寺、报恩禅寺等不少寺院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诗文。有《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其一:碧玉盌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其间,原黄州通判孟震、湖州老友贾收、弟苏辙都来常州看他,东坡亲自陪同。有《与孟震同游常州僧舍三首》其一: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忽见东平孟君子,梦中相对说黄州。其三:知君此去便归耕,笑指孤舟一叶轻。待向三茅乞灵雨,半篙流水赠君行。民间还传有“无偿捐宅”“白吃河豚”的轶事。苏东坡过了一个月的田园惬意日子。六月中旬,京师的调令到达常州:“复朝奉郎,起知登州军州事。”东坡迟缓不动,待在宜兴山里。常州知州怕上司怪罪,竟派兵“护送”。七月,苏东坡才依依不舍离开常州。

这次离常后,他先后被委任为:登州知州、朝廷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杭州知州、吏部尚书、颖州知州、扬州知州、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定州知州,又是十年。其间多次回常。

绍圣元年(1094),苏东坡全家归常州宜兴县,躬耕自食。而他被贬惠州、儋州。

(作者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