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全区安置房项目大证完成办理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王淑君 通讯员 赵雯婷
安置房工程是推进城市更新的基本民生工程,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手段,安置房产权证大证(整个项目的不动产出让登记)办理则是安置房工程提速提质的关键之笔。记者近日从钟楼区住建局获悉,钟楼区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全面推动安置房权证办理。
目前,全区28个安置房权证办理项目已全部完成不动产出让登记工作,土地面积3166亩,安置房屋29920套,建筑面积407.5万平方米。涉及邹区镇、北港街道、西林街道和新闸街道4个镇(街道)。
凝心聚力
“大证的办理,凝聚的是每个环节工作人员的努力。”邹区镇邹新花园AB区安置房大证办理相关负责人胡筱娅告诉记者,邹新花园AB区的安置房共有4060套,居住人口有6000余人,是2003年批准并开始建设的安置小区。该小区由于建设较早、建设批次多,在办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逐步解决征地拆迁和安置房建设中遗留问题行动方案》《常州市区征地拆迁安置房权证办理细则》的指导下,邹区镇与住建、资规、不动产等市、区各级部门多次汇报沟通,市级部门与省级部门沟通。
最终,各级部门研究并给出了针对邹新花园AB区的专门办理途径,例如为了更准确高效地办理手续,该项目采用镇属工作人员按测绘规则直接输入房屋测绘报告数据供测绘中心审核的方式,解决了测绘系统无数据的问题;本着尊重历史事实,避免给安置房业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公安部门同意根据老规则的现状进行公安编号审核及批复等。最终,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协商了种种办法,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邹新花园AB区的不动产大证(出让性质不动产清册)办理。
多管齐下
其实,2020年3月,钟楼区住建局就作为牵头单位,迅速成立安置房权证办理工作领导小组,资规分局、财政局、责任板块为成员单位,共同拟定28个项目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案,开始启动安置房产权证大证办理。短短6个月后,在钟楼区安置房办证专班的积极推动下,根据市住建局、市资规局联合拟定的《常州市区征地拆迁安置房权证办理细则》,区住建局制定具体办理流程表,定期召集镇、街道召开安置房推进例会,与市资规、住建、公安、财政、不动产等部门多次沟通交流,为各单位解决办理土地、规划、不动产登记等各项手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
钟楼资规分局大力协助安置房权证办理工作,承担了大量的土地完善手续,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局专门与省、市沟通,研究讨论、寻求支持,逐渐探索出一条安置房权证办理的通道。
围绕民生实事,钟楼区纪委监委第三派驻纪检监察组也主动履职、跟踪监督,密切督促各相关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并协助深入摸排群众办证难点环节,对可能形成工作堵点的因素及早提醒,以靶向精准监督推动办证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守护安置户合法权益。
纳入考核
钟楼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安置房权证办理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考核的个性指标,完善高质量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确保安置房办证工作的全面扎实推进。
2021年11月,区委书记沈东专门为钟楼北港街道的松涛苑小区“小证”申领试点工作召开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北港街道率先成立安置户申领权证专班,开展前期入户调查,对比实际居住人和安置人情况,建立一户一档,并排出试点工作责任清单和时序进度表,设置代办窗口,由区住建局牵头,邀请不动产登记中心现场指导,明确安置户需提供的资料和街道代办流程。
截至目前,钟楼区所有安置房小区的大证已全部完成办理,正在全力推进安置房项目的“小证”申领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办出安置房不动产权证(“小证”)806套。下阶段,各板块将继续推动“小证”申领工作模式的成熟化和操作口径的标准化,并于年底形成可复制、可延续、可推广的安置房“小证”申领操作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