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京华春梦话西门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1930年,常州在西边城墙上新开了文在门,又称新西门,从此把以前的西门(朝京门)冠以“老”字以示区别。老西门的名字由此而来。

悠长的汽笛声打破了古城上空的宁静,耳边响起了纺织女工特有的嬉笑打骂声,沿河的恒源畅、协盛、宝盛、志新、民丰、大成等纺织厂门前一片敞亮,叽叽喳喳的女工们鱼贯而入,开始了她们在震耳欲聋的环境中繁忙而劳累的工作。在噪声中陆续开工的还有无数家庭织机。西河沿外公家也有一台木织机,又吵又累,大冷天都忙得汗流浃背。就是这支浩浩荡荡的江南娘子军撑起了衣被天下的纺织业。男人们也忙碌着,从西仓桥、南运桥到怀德桥、文亨桥,米厂、米栈、面粉厂、油厂毗邻相接,空气中飘荡着米香与油香。米厂、面粉厂的工人满头粉尘,连眉毛都是灰白色的,油厂工人则满身油污。常有装油饼的卡车从街上经过,脸盆大、两指厚的油饼上打着凹下去的“薄利”两字。“掮木头佬”发出吭哧吭哧的沉重声,大小不一的木头都由他们肩扛到各处。发出隆隆声的是大缸滚过街面,是“盘缸佬”在运缸。缸库在文亨桥东,即如今的西河沿,而卖大缸的陶瓷店以米市河为主,多在西边。水缸又大又重,易碰坏,只能在人少时运。大缸缸底与石头路面碰击时发出宏大而沉闷的声音,犹如乐队中的黄钟大吕。还有一个因专业性强,只能手工,机器无法替代的传承了千年的传统行业,就是西边半个城乡为之忙碌的宫梳名篦,昏暗的油灯下,刮篦箕的吱吱声、锯梳齿的沙沙声不绝于耳。

清晨的茶馆是聚人最多的地方。老茶客们摸着黑就赶过来了。怀德桥南堍顾家的悦来茶馆两面没窗,黑咕隆咚像古代城堡,老茶客们谈论着永远也讲不厌的陈年旧事。米市河的公信茶馆则三面有窗,来往客商在又明亮又宽敞的地方谈生意,心情自然不一样,两块麻糕一壶茶,这些茶客能孵上半天。放学后,我们三步两跳翻过文亨桥49级石阶,到桥北的近水阁茶馆听一段黄飞虎、白泰官,这是很过瘾的事。西仓桥、文亨桥是粮厂粮栈最多的地方,脚穿山袜草鞋、身披灰蓝色挡灰布的短衫帮“挑箩佬”,像蚂蚁般勤劳。与电视上不同的是,常州船舱内给箩装粮的“斟手”多为壮硕的中年女汉子,而非五大三粗的男人。踩在晃悠的跳板上,150斤的箩筐不是好挑的。每担从船舱挑上码头后,会发一根宝剑似的长竹筹,分到工钱的“挑箩佬”一刻也不耽搁就去买米买油。

第一套广播体操音乐响起,运河两岸的西直街小学、西仓桥小学、卧龙桥小学、南河沿小学、新桥小学(文亨桥)、觅渡桥小学的学生们几乎同时做早操,开启新的一天。米店、盐店、糖果店、中药店、西药房、文具店、茶叶店、南货店、钱庄、木行、当铺、布店、饭店、旅馆、面馆,包括我家米市河的花样百货店也陆续乒乒乓乓地开门了。一片片带有桐油香气味的杉木排门有序地靠在两边墙上,扫地掸尘摆出林林总总的商品。石龙嘴上粮食业公所开始吃茶,以钱仁昌、顾培生为首的粮商们在此交流各地粮食信息,如收成欠丰、品质好坏、运输快慢,然后根据信息定出当日粮价并公之于报。商会还要调节各店粮食品种及数量,调剂周转资金,解决各种纠纷。各行各业都有各自商会,有各自行规。上世纪80年代我给博物馆捐过一块在西直街废墟中发现的道光漕运碑就有相关记载。行内自律很严,如有违规,轻则警告,重则开除,几代人事业毁于一旦。百年老店就是在这么严格的行规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老西门也是常金、常溧、常澄、常奔、武宜等公路的交汇之处,成了竹笋、大栗、百合、茶叶、肉禽鱼蛋等土特产及瓜果蔬菜的集散地。粮食商会、木行商会、盐栈及后来的酒批、蔬菜公司、果品公司、烟草公司等也都设在运河沿岸。车载船运而来的粮食、竹木、棉花等原料在此加工成大米、面、油、篦箕、布匹,又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行脚商旅、贩夫走卒、船户车主销售各自货物后逛逛惠商商场、公信商场,买点绸毛布料、衣裳鞋帽、糖果糕点、盐酱酒烟等日用之物,再添置些木料、桐油、船篷橹桨。他们比肩接踵,与码头工人相交织,忙碌之余与亲朋好友在朝阳楼或兰陵酒楼把盏言欢,再去第一池泡个澡,或去西区大戏院看荆剑鹏的打渔杀家,或去中国大戏院看崔氏兄弟的真假猴王,不亦乐乎。

上世纪20年代建了怀德、南运两桥,怀德路从此畅通了,西门更热闹了。从我家河边的后门向河对面望去,从怀德桥到锁桥几百米长的豆市河上,船篷店、桐油店、当铺、豆行、米行打烊后已无白天的喧闹,沿河带长凳的极富水乡韵味的廊棚成了路人休憩之处。怀德桥东篦箕巷卜恒顺店内正忙碌着将成品打捆发往外埠,河内挤着装满瓜果蔬菜的大小船只,等待天亮发往各菜市场。西首大码头对面穿过何孝子石牌坊,西直街的灯火一片辉煌。公平、公信、公和三家绸布店霓虹灯闪烁,与贾同昌糖果店、华华百货文具店、同昌油麻杂品店、小名利梨膏糖店、盛记面馆交相辉映,比市中心的南北大街还闹猛,夜市中的惠商商场人流穿梭不息。向东与表场相交处游人如鲫,向西拐弯的怀德路店铺林立,与此热闹不分伯仲。这一带酒楼饭馆、面店、馄饨店、锅贴店、熟菜店不下几十家。老西门自常州清代的逸仙戏院在碧霞弄开办以来,又有西区大戏院、中国大戏院及后来的新华电影院。浴室有清泉、雅泉、第一池、吴家弄等,茶馆有春龙、春和、公信、近水阁等,还汇集了很多家公司、公会、银行、钱庄。从前老西门店铺云集、码头众多、樯帆林立、游人如织,常州热闹之处很多,论能代表一个城市的繁华,非此处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