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骗子利用微信 “百万保障”实施诈骗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警方 上一篇 下一篇
□顾梦莹
据市反诈骗中心统计,上周我市警方共接报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4.5%,环比下降18.7%。反诈骗中心预警拦截境外语音诈骗电话36624起,冻结资金2407万余元。
梳理一周的案件类型,从数量上来看,以下几类诈骗手段发案数量居前六位,分别是兼职刷单类占21.8%、虚假博彩类占17.3%、冒充客服注销会员类占9.1%、虚假服务类占8.6%、虚假购物类占8.6%、游戏交易类占5.3%。
【案例一】
6日,市民赵先生报警称:接到微信客服电话,称赵先生名下的“百万保障”已开通,不关闭每个月会扣款800元,客服让其下载“zoom”APP帮其操作关闭,对方让赵先生将账户余额转到安全账户,不然会被银监会扣除,关闭后钱会原路返回,赵先生信以为真,照其操作,后发现被骗,遂报警。
【手段分析】
这是骗子利用部分用户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百万保障”的不了解而实施的一种新型诈骗手段。骗子谎称受害人的“百万保障”已开通,将自动扣款,以帮助受害人关闭业务为由,引诱受害人逐步将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达到诈骗目的。
【警方提示】
微信“百万保障”功能在微信钱包中的“消费者保护功能”里,为系统自动开启,属于安全保障的一种,支付宝也有此功能,都是免费且不影响征信。凡是以不关闭微信“百万保障”业务会影响个人征信、按月扣费、影响理赔等为由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
【案例二】
4日,市民黄先生报警称:在QQ上收到了色情信息,点击链接下载了“一缘”APP,进群后客服称做4单任务就可以免费约会美女“小姐姐”,黄先生跟着客服指引给主播打榜,刚开始3笔拿到了返利,第4笔的时候客服称其操作错误导致账户冻结,需要缴纳解冻金,黄先生前后转账约9000余元,后因金额越来越大,意识到不对,遂报警。
【手段分析】
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发布色情信息诱惑受害人,谎称完成平台点赞刷单任务,便可以为受害人提供“服务”,等受害人上钩后,骗子便让受害人在指定APP上操作刷单,初期会让其小赚几笔并能够成功提现,后骗子以“操作错误导致账户冻结”“联单”为由不断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示】
请广大市民一定要洁身自好,坚决向网络色情服务说“不”。网络招嫖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如今更成为了骗子们牟利的工具,类似诱导刷单、裸聊、投资等都是其衍生物,一旦参与,人财两空,如若被骗请及时报警。
建议您在各大官方应用商城搜索“国家反诈中心”APP并下载注册,开启全方位防骗预警。“国家反诈中心”APP是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级反诈、防骗、预警系统,具备诈骗举报、诈骗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还有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提高每个用户的防骗能力,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对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疑支付账户,可疑IP/网址,可疑QQ、微信号均可在“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款软件中查询验证是否为“涉诈”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