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胃肠炎,该怎么办?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宣萱
夏季来临,大家吹着空调,喝着冷饮、啤酒,吃着烧烤,一定要警惕这种疾病——急性胃肠炎。该病的主要病因是进食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即食物中毒。成人常见的致病菌为沙门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等。另外,进食生冷、有毒及刺激性强的食物、酗酒、海鲜过敏、重金属中毒等可引起非感染性急性胃肠炎。
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被苍蝇、带菌者污染的不洁饮食;隔夜食物吃之前要彻底加热;避免饮用生水;不食用生肉、变质食物、冰箱里长期存放的食物或冰冻的食物等。
2.旅行或疫区接触时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
3.营养饮食,提高免疫力;
4.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避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发生急性胃肠炎,该怎么办?
1.胃肠炎急性期多休息、多饮水、避免劳累、戒烟戒酒。
2.合理饮食调节使胃肠功能逐渐恢复,由于胃肠功能障碍,吸收功能下降,故饮食需注意以下事项:以清淡及富含水分为宜;忌油腻、刺激性食物及海鲜、生冷食物;暂停饮用牛奶及其他乳制品、果汁等,避免引起高渗性腹泻。急性期病情较重者,可采用流质饮食,如浓米汤、面汤、鸡汤、浓豆浆、豆腐脑等;流质饮食在食物选择、烹饪方法、营养价值上均有限制,只宜短期采用;增加进餐次数,少食多餐;病情较轻者可采用低渣半流质饮食,食物要求细软、易消化,如白米粥、蛋羹、面条等,不吃韭菜、芹菜、莲藕等粗纤维蔬菜;不吃油炸以及干豆类等易引起肠胀气的食物;腹泻停止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轻症患者一般在经过补液、饮食控制与充分的休息后短时间内可自愈。当出现剧烈腹痛、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五次以上甚至十余次)、排黏液脓血便、高热、口干、少尿或无尿、倦怠、休克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