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口前移,急诊绿色通道“守门人”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妇幼宣
急诊科是医院最关键和最繁忙的部门之一,是救治生命的最前沿阵地。2019年,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落户钟楼区,作为全院医护大军的“急先锋”,连年来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枕戈待旦、马不停蹄,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患者,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筑起了守护城西百姓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这支队伍从当初组建到如今日趋成熟,都离不开科室“领头羊”吴松。
吴松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仿佛走路时也在思考着人生。作为市妇幼保健院·市一院钟楼院区的急诊科副主任,大家更喜欢称呼其为“守门人”。
用赤诚之心,守护患者安康
“我们遇到疑难病例或是棘手操作的时候,最安心的时刻就是和主任并肩作战……”急诊作为医院的前哨,是抢救、治疗、预防、宣教的第一线,作为科主任,吴松管理着整个科室团队,并始终奋战在急诊抢救第一线。
今年2月底,早上八点多钟,120救护车从工地上转运了一名呕吐伴晕厥的28岁小伙。正当医务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救治时,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急诊科护士长陈胜立即组织心肺复苏。很快患者恢复了窦性心律,但随之又发生了室颤。
除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抽血、补液、心电图……在吴松的带领下,经过9次除颤、15轮心脏按压后,患者终于暂时稳定下来。在大家想要松一口气的时候,吴松的脸上依旧非常严肃:“患者这么年轻,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前几天感冒过,很可能是爆发性心肌炎。时间就是生命,得立刻转到市一院,放置ECMO。”
120担心在转院的路上发生意外,这个时候吴松主动站了出来,一路护送患者至市一院。由于预判及时,患者进行ECMO放置后直接被收治至重症监护室,一个多星期后康复出院。
“像这样复杂的抢救病例,有吴主任在我们心里就会很踏实。”急诊科的年轻医生护士们说。
用换位思考,给予患者温暖
“我们接触的很多都是孕产妇、儿童和老人,特别是孕产妇,在与他们沟通时一定要更详细,更耐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将患者对我们的信任转化为一种动力。”
只要经过吴松诊疗过的患者,病历卡上都会有详细的标注:什么时候复诊、复诊挂什么号、药怎么吃等等,一目了然。吴松的言行举止鼓舞和激励着科室的每一名成员,急诊科在他的带领下,服务技术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一面面锦旗挂满了房间。
用公益奉献,展现社会担当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帮助他们第一时间自救或救助他人。”除去科室繁忙的工作,吴松最常做的就是带领科室青年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急救培训,普及意外伤害如溺水、窒息、外伤等急救知识,传授如何初步救治如心肺复苏术、蛇虫咬伤、中暑等应急处置方法。三年来,科室开展活动20余次,受益人群万余人,收获一致好评。
急诊科是医院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因此,急诊科工作的发展至关重要。吴松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在无数次的抢救工作中,凭借着精湛的医疗技术,果断的判断力,使无数危、急的患者转危为安,成为名副其实的急诊绿色通道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