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经开区再添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孙婕 丁旻)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发布了《关于江苏省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公示》,全省共新入围795家企业,其中,常州经开区8家企业入选,新增数量超过前四批总和(6家),创下历史新高。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
星源材质是总部在深圳的一家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领军型企业,先后在常州经开区成立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和江苏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经过6年发展,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近三年来研发投入保持每年200%以上的增长。
今年4月,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超薄湿法隔膜具备量产能力。该产品厚度仅3微米,相当于一张A4纸厚度的三十分之一,是目前行业最薄的隔膜产品。3微米超薄湿法隔膜机械强度高、透气性好、阻抗低,可作为半固态电池专用隔膜。
隔膜越薄,越容易断裂,对常州星源来说,3微米是一次“极限挑战”。“配方、工艺、设备,都为它‘量身定制’。” 常州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工艺副总工程师王金波说。常州星源成立攻关小组,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技术攻关:选择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产品原材料,让隔膜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更优;优化现有辊筒结构、增加辅助设备,让隔膜匀速通过萃取工序,从而降低了断膜风险……
据悉,星源材质第五代超级湿法线即将投产,该产线在第四代线的基础上速度提升一倍左右,设备宽幅提升至8米以上,有效膜宽提升至6.2米,单线年产能提升到2亿平方米,设备生产效率位于行业前列。
今年初,市重点项目宏亿精工汽车安全系统精密零部件项目竣工投产,企业的订单生产已经排到了年底,企业入选了本次国家队名单。“我们要用数字还原一个实体工厂。”公司董秘吴铭介绍,项目达产后,可年产汽车安全系统精密零部件3000万套、焊管5万吨。
1999年,遥观镇30平米车间里,一台精轧机和6万元流动资金,是宏亿精工最初的模样。当时,它为本地企业做着低附加值的配套。随着时代发展,止步不前的企业陆续被市场淘汰。宏亿精工在苦练内功的同时,选定了目标——进军汽车用钢管领域。先后投入近2亿元,建造了两家现代化专业工厂,专门生产汽车用钢管,向着减震器、转向系统、传动轴等细分领域进发。通过几年的努力,宏亿不仅实现了部分高端钢管国产化,而且这些产品成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增长点。
为了做到“又专又精”,宏亿投入近2000万元,率先进行了煤改气,并改进了全自动步进式加热炉,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又投资2300多万元,引进了两台全球最为先进的热处理炉,把握热处理的温度和精密度。
如今企业拥有4项发明专利及6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已发展为国内少数拥有原材料加工、制管、热处理、机加工的汽车精密管件全流程生产企业。凭借现代化制造设备设施、成熟规范的管理模式和严格的生产程序,宏亿精工赢得了众多知名企业的认可,是国内外龙头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供应商之一。
此外,哈焊所华通(常州)焊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欣盛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德尔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常州神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恒锌禹晟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翰琪电机有限公司均在此次公布名单之列,至此全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82家。
近年来,常州经开区积极落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强化分级管理,形成动态跟踪管理的企业梯次培育库,构建良好的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持续聚焦精准服务,从涉企诉求受理、惠企政策速递、助企资源对接、促企能力提升、护企权益保障等方面,切实为专精特新企业纾困解难、赋能提升;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从资金扶持、技改创新、融资促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服务,助力更多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