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发放涉民生执行款50余万元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孙婕 杨丹) 7月14日,常州经开区法院举办涉民生案件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针对常州某塑钢有限公司拖欠工资系列执行案,为32名工人现场发放涉民生执行款50余万元。
工人们受雇于这家塑钢企业,从事塑钢型材生产,但企业经营不善,拖欠32名工人工资62万余元。工人们申请劳动仲裁生效后,该公司仍未履行义务,32名工人遂向常州经开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立即查封了被执行人常州某塑钢有限公司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并进行评估、拍卖,然而,仅部分原材料拍卖成交,机器设备均流拍。根据法律规定,机器设备流拍后,工人们可以拿机器抵债,考虑到机器变现困难,执行法官多次现场或电话联系被执行人常州某塑钢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孙某及其儿子王某,释法明理,告知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王某自筹资金代偿剩余部分工人工资50余万元,至此工人工资得到了100%受偿。
集中发放活动现场,常州经开区法院执行干警逐一核对到场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并引导工人有序办理领款手续,“虽然手里拿着仲裁调解书,但现在才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的权益得到了维护,实在太感谢你们了!”拿到执行案款后,申请人激动地握着执行干警的手说。
面对涉民生案件,常州经开区法院开辟了绿色通道机制,安排执行骨干,高效快速处理矛盾纠纷,穷尽执行措施,用“真金白银”实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对于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每月开展两次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形成强大威慑。”该院执行局局长周琪接受采访时说,今年上半年,该院新收涉民生执行实施案件208件,目前执行到位标的546万元,共对13名涉民生案件被执行人采取拘留措施,将1名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标的额较高的涉民生案件,在被执行人履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尽量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以分期分批的方式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