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万米深井开钻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国内国际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综合消息 7月20日,四川盆地第一口万米深井——“深地川科1井”在广元市剑阁县开钻。这是全球地质条件最复杂、钻井难度最高的万米深井之一,是继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地塔科1井”后我国第二口万米深井,同时也是人类向地心探索的又一壮举,标志着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与装备水平进入万米深层时代。
“深地川科1井”是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部署的万米深地“超级工程”,由西南油气田公司主导实施。该井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剑阁潜伏构造,设计井深10520米,计划钻至前震旦系20米完钻。
四川盆地地质结构极其复杂,超深层勘探开发难度居国内首位。
万米深地油气钻探是全球油气勘探领域超级工程,面临诸多世界级难题。地处四川盆地的“深地川科1井”因其复杂的地质结构成为全球钻进难度最高的万米深井之一,对标全球13项工程难度指标,“深地川科1井”7项难度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其钻井难度主要体现在超深、超高温、超高压。据专家估算,“深地川科1井”面临的压力系统高达10套,是其他万米深井的2—5倍,堪称全球压力系统最复杂的万米深井;万米之下,224摄氏度的高温让金属钻具像面条一样柔软,138兆帕超高压环境如同潜入1.38万米的深海,远超地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海水压力,极易发生井壁坍塌、井喷井漏、材料失效等复杂事故。
针对以上难题,西南油气田公司联合攻关团队,科学设计井身结构,攻克抗超高温的钻井液研发,同时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配备钻台机械手、动力猫道等自动化装置,全面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装备国产化率大幅提升至90%以上。
“深地川科1井”所在区域超深层叠置多套优质储层,成藏条件优越,一旦成功将有望发现新的超深层规模天然气增储目标区,开辟我国陆上万米超深层重大战略接替新领域,将进一步揭示震旦系地层之下的演化秘密,对探寻万米超深层规模油气资源、创新形成我国特超深层油气成藏地质理论、推动我国油气工程核心技术装备能力进步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