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瑞路”:中欧合作的见证者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吴燕翎 陈婕
七月骄阳似火,位于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的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内,碎得机械(常州)有限公司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部分设备已进厂,本月底就能迎来竣工验收,开始试生产。”碎得机械(常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易暖表示,去年此时,常州工厂才开工奠基,一年快马加鞭,项目如期推进。
碎得常州工厂是瑞士碎得集团在中国的第二家工厂,也是集团在全球最大的工厂,总投资2000万欧元,可年产环保专用设备200套,新增年销售5亿元,产品将覆盖国内的环保龙头企业及东南亚市场。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碎得常州工厂将进一步深耕环保领域,瞄准替代燃料领域,进一步研发、升级破碎设备,推动绿色发展。”易暖说。
2018年,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园揭牌,开启瑞士创新牵手常州智造之路,并打响了高新区开放创新产业升级名片。2021年,该园区获批江苏省国际合作园区。瑞士美德乐、加拿大麦格纳、德国科泰斯、美国李尔等企业纷至沓来,在装备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零部件和生命健康等领域,园区引领智造新风向。
企业发展的底气来自市场,也来自身边的服务。“落户以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部门的服务一直在线,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常州高新区优质的营商环境,这是一片干事创业的沃土。”易暖至今记得,碎得常州工厂从确定总包单位到“拿地即开工”,仅用时3天;从开工到厂房封顶,仅4个月。竣工前期,项目专员就主动对接用电手续审批等事宜,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更让企业倍感亲切的是,门前原本的“东港三路”今年还被改名为“滨瑞路”——南起创业西路,北至黄海路,全长2949米,连接滨江国际企业港和中瑞产业园。
道路一侧,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的中瑞产业园一期,16栋单层厂房和5栋多层厂房约80%的面积已完成招引,其中单层厂房实现满租。
常州滨开区招商工作人员杨康介绍,园区二期建设即将在9月启动,规划占地面积400亩,通过建设标准厂房为企业入驻提供条件。
瞄准国际顶流,扩大开放合作朋友圈。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打开了一扇愈渐精彩的“国际窗口”,从德国蒂森克虏伯、日本三菱、韩国现代到比亚迪、大族激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汇聚。
园区内,贺尔碧格压缩机技术中国区基地正积极建设中。瑞士贺尔碧格集团拥有126年历史,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压缩机配件制造商。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杨祖旺说,常州生产基地将打造为亚太地区的生产和运营中心。不远处的罗森伯格常州基地,则聚焦高端汽车连接器及线缆组件的研发和生产,预计今年底销售额将达20亿元。
下一步,常州高新区将继续依托中瑞产业园建设,积极主动对接瑞士及德语国家优势产业,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引擎、中欧企业集聚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