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开在全时段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李垚 通讯员 王羽柔)“你今天要操作钻床吗?如果是,请回答以下问题……”“操作钻床时应保持安全距离是多少”“钻床作业时可能出现的隐患有哪些?”5月12日下午,戚墅堰街道某机械加工作业人员刚戴好护目镜走到车间门口,一扫贴在大门上的二维码,手机屏幕上便跳出这几道题目。他思考一番,作出回答。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电脑上便显示出今日“晨会”已进行,考试合格的信息。
大多数企业每天召开“晨会”,主要是检查与会人员状态、安排部署任务、组织教育培训、强调注意事项等,及时了解工作人员思想状况,有效增强安全意识、及早发现问题隐患。
但不少企业“晨会”形式固化,仅仅是上班前碰一下,带班领导随便问两句有没问题或者反馈,没有就散会。戚墅堰街道部分企业员工反馈,“晨会”制度虽好,但每天组织的话则难以保证效果。一方面缺少新内容,只是重复;另一方面传统的“我讲你听”模式对有些群体员工来说吸引力不强,反而浪费时间,影响了员工工作效率。
在调研中了解情况后,戚墅堰街道政法和应急管理局对这一工作进行反思,认为“晨会”未必要开在“晨”的时段,也未必一定采用“会”的形式,只要有效果,可以纳入更丰富的内容,采用更灵活的方式。
结合企业建议,街道政法和应急管理局联合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发了“生产经营单位晨会组织平台”,平台收集制作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警示视频、操作流程,还根据辖区企业具体情况加入了相应领域内容题库,每次开工前,员工通过答题的方式代替开会。企业在使用过程中,还能根据本单位收集情况,适时采取会议、考试、座谈等形式组织。现用现考、考完即用的“小快灵”培训开会方式,不仅形式活泼、内容实用、效果明显,而且因用时短、接地气、易组织而深受企业和广大员工欢迎。
“晨会不用在晨间开,也不一定要固定的会议形式,但却扎扎实实促进了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戚墅堰街道政法和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未来,街道还将充分整合、优化、发挥已经建成的各类监管平台功能,多站在一线员工位置观察,持续提升安全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