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护航健康,做实、做细、做在前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1版:常州新闻 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李青

通 讯 员 袁悦

今年,我市发布《常州市深入推进“常有健康”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作为“健康守门人”,钟楼区永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致力于“前移”健康管理关口,贡献自己的“常有健康”力量。

慢病管理新抓手 成立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室

永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专科门诊上,65岁的霍奶奶刚刚做完眼底检查被发现视网膜出血。“本来只是过来配个药,没想到医生这么仔细,发现我血糖控制得不好,让做了并发症筛查。”霍奶奶心有余悸道,“幸亏发现得早,不然晚点失明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虽说是常规配药,但我还是先测了一下血糖,发现远超正常数值范围。追问之下,才知道霍奶奶被确诊为糖尿病10多年来,一直自行服用同一种药物,平时既不监测血糖,也不到医院复诊。”中心副主任医师、常州首批基层糖尿病管理首席医师蒋雄坚将霍奶奶收治住院,让其血糖调整平稳后再到眼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霍奶奶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蒋雄坚介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65岁以上人群,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会发生至少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非常重要。”

今年上半年中心已为400多名糖尿病居民进行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等,并为大家监测骨密度,做好数据的统计、汇总。

在扎实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做精做实,今年2月中心又成立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室。同时,依托与市一院内分泌科的专科共建,通过专家定期门诊、糖尿病专科病房等多种途径,中心将规范化“控糖”落到实处,形成诊疗、康复、长期护理的连续服务模式。

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马小明介绍:“我们希望以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室为新的抓手,推进糖尿病精细化管理,促进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从而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地管理慢病患者。”

家医签约落实处 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

“现在皮肤正常了,也没有落下鼻炎、哮喘这些并发症,真是太谢谢您了!”冯女士笑着说。怀里的孩子白白胖胖,眼睛乌溜溜的,跟着妈妈笑。难以想象,3年前这个孩子曾因为重度湿疹全身皮肤溃烂,稍稍一碰便会出血。

“我还记得那是冬天。1个月大的宝宝被裹得严严实实,妈妈描述病情时又急又难过,焦虑得嘴上都起了泡。”中心儿保科医师荆屏说,“我先为孩子破裂的患处涂抹红霉素软膏,再指导妈妈日常护理的细节,比如尽量使用全棉的衣物,不要捂得太热,没有破的皮肤可以厚涂保湿乳液等等。3年来,冯女士几乎每周都会来问诊,我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指导怎么添加辅食等。现在孩子康复,也算是修成正果了。”

儿保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了其中大部分职责。“我们定期记录孩子的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体检涉及头发、皮肤、心、肺、腹等,并观察评估其大运动、语言、智力的发育情况。”荆屏说,“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介入,指导父母正确喂养。”

中心辖区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2.2万,为钟楼区之最。因此,儿童以外老年人也是家庭医生服务的重点对象。

91岁的胡老先生瘫痪在床多年,中心家医团队主动上门为其测量血压血糖、抽血,以完成每年的体检。这天,团队长沈皎凤闻到房间内有一股不同寻常的臭味,便询问家属。原来,由于长期卧床,胡老先生骶骨处生了褥疮,家属难以将其搬运就医,自己又不会护理。第二天,中心便派出市级伤口造口护理师杨勤上门查看。

“老人患处表皮已经坏死,形成一个半拳头大的‘火山口’,满是黄色脓液,散发出阵阵恶臭。”杨勤说,“因为老人年事已高,我便每次去除一部分坏死组织,再敷上促进伤口愈合的敷料,并指导家属如何为老人翻身,饮食怎么控制血糖,怎么补充蛋白质等。如此两天一次坚持了半个月,老人患处的脓液渐渐减少。两个半月后,老人的情况终于好转了。”

胡先生并不是孤例。目前,中心共有9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人口13.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15.07%。中心2022年常住居民签约数41970人,签约率为39.96%,重点人群签约数为32838人,签约率为77.30%。

健康服务多样化 提供10余种个性化体检套餐

1月12日晚上6点,一份CT报告“引爆”了中心工作群。

“报告显示,患者是主动脉夹层,极度危险,必须尽快联系通知!但是患者只有姓名,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大家快从其他途径找找看。”中心行政值班人员呼叫全员帮忙。

当时正值新冠病毒高峰期,中心一天要出200多份CT报告,医生常常要工作到半夜。

10分钟后,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医保转诊系统找到了患者的联系方式,却是一个打不通的固定电话。他们没有放弃,继续排查辖区内的健康档案,终于找到了有效的联系方式。

“当时肚子痛,本来以为不是什么大毛病,就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看了,没想到竟然是主动脉夹层这么凶险的病。”患者刘先生今年已经81岁了,得益于通知及时,后续治疗没有耽搁,如今恢复得很好。

这台CT正是中心去年引进的新设备。去年7月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服务8000余例患者。“每年的体检工作就是一场守住居民健康的‘前哨战’。”马小明说,“近年来,为了满足居民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我们不仅在硬件设施上提档升级,还不断在优质服务上推陈出新。”

去年,中心与市二院泌尿外科合作,为6000余位居民免费进行了前列腺癌的早癌筛查(PSA)。

市二院泌尿外科主任左立解释:“前列腺癌在男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由于早期前列腺癌的症状与前列腺增生相似,我们临床上接诊到的前列腺癌患者超过60%都已经是晚期,难以进行根治性治疗。通过早期筛查,我们可以尽早发现病情。若是早期患者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术,治愈率可达95%以上。”

此外,中心还提供10余种个性化套餐供居民自行选择,除一般人群套餐外,还专门设计了老年人套餐、妇科套餐、中医服务套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