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江大学子赴钟楼“就业之旅”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王淑君 戴晶琎
骄阳似火,热情高涨。6月10日,继3月份钟楼区赴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召开专场招聘会后,在钟楼区盛情邀请下,扬大、江大百余名师生赴常州参加了常州“新能源之都”产业人才招聘会暨就业见习岗位对接会。这也标志着,钟楼区“就业旅行”系列活动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行模式。
“钟”意你来看产业
“今天的钟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条件成就人才!”钟楼区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立标谈到招才引智时说道。
钟楼聚焦全区产业发展和各领域人才需求,从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和医疗卫生、教育教学等民生领域实际出发,深入分析人才资源数量、结构、分布情况,依托企业人才联系服务网,精准摸排确定引才岗位、高效对接宣介行程、广泛宣传引才政策,最大限度扩大引才知晓率、覆盖面,为全方位吹响人才“集结号”奠定基础。
“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常州,但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常州的产业发展是如此吸引人。”一位扬州大学毕业生在参观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发出感慨。建科股份是一家聚焦建设工程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技术应用研究,以检验检测为核心主业,特种工程专业服务和新型工程材料助力发展的上市企业。
“自2021年3月建成就业见习基地以来,已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600余个,过去2年共吸引183名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留用96人,留用率达52.46%。”建科股份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始终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招录培养工作,今年1—5月已吸纳超过100名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
“硬政策”引人才
拿出“硬政策”才能广纳英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奋力向前的脚步中,钟楼区以迭代升级的人才政策优势,持续“抢滩布阵”。
引青更要留青,钟楼区依托各类开发园区、城市街区等载体建设低成本、专业化、开放式双创载体近50个,扶持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发展壮大;建立多层次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依托钟楼百亿科创母基金投资版图,引导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助推初创企业裂变式发展;优化实施新一轮“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政策”,对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分别给300元—800元的生活补贴和5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连续补贴3年;迭代升级“龙城英才计划”及顶尖人才培育实施办法,对入选的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的创业资助、3年创业场所和住所租金补贴与最高15万元的领军人才购房补贴;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给予2000元/月人才公寓居住支持和钟楼英才服务绿色通道等。
“钟楼宜不宜居,只有来了才能深有体会。”沉浸式体验过永·荟寓等人才社区温馨的居住环境和便捷的服务配套,江苏大学的很多学子都表示,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言,这样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已经十分优厚,给出的政策也实在,很吸引人。
“毕业季”保就业
今年,对于申报成功见习的高校毕业生,钟楼区人社局将按照相关规定,发放见习经费。对于留用的高校毕业生还享受留用奖励,见习结束后,见习基地留用见习人员并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一次性留用奖励,标准为1000元/人。此外,研究生在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成课题项目目标,经考核评估合格的给予2000—3000元/人的课题奖励。
当下,钟楼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姿态,向全社会传递出招才引智的拳拳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