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一条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信是认识主体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恰当的自我估计和积极的自我肯定。自立是实践主体靠自身力量来达到实践目标的过程和状态。辩证而言,自信是自立的认知前提,没有自信就谈不上自立;而自立则是自信的实践路径,没有自立也体现不出自信。

从理论上看,自信是主体对自身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充分肯定,是对自我优势的准确把握,对必然性规律的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四个自信”进一步廓清了自信的内涵。道路自信,是对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的自信。有了正确的方向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走了正确的道路才能掌握未来的命运。坚定道路自信,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的正确道路。理论自信,是对指导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支配性作用的思想理论的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信的来源。制度自信,是对国家和社会运行中所建立的各种制度的自信。坚定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正确的制度建设方向,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坚定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进一步发展,是在正确认识自身文化传统、文化现实和文化任务的基础上,理解并接纳自身文化传统和文化现实的独特性、优越性和发展潜力,以及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肯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从实践上看,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这深刻警醒了我党,中国革命向何处去需得有清晰的自我思考。我们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中国革命的特点相结合,这既是必然之路,也是必由之选,我们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发展道路的时代特征相结合,通过实行计划经济,借助政府主导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恢复国家经济。按照“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助推国家工业化建设;政治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外交上坚持对外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让我们走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自主探索的新道路,让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齐头并进。

改革开放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时代命题相结合,深刻洞察国际局势变化趋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加强民生建设、反腐斗争、社会治理,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幸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加强经贸往来、扩大人文交流,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强化区域和国际合作,对内维护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外极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彰显了大国风范。

这是一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是一条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的道路,其本质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纵览全球各国的现代化进程,有共性,更有差异。中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维度多层次的不同,让中国式现代化只有也只能立足自身国情。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成功地走过了西方国家花费近两个多世纪的现代化之路,从一个“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这是我们奋进新征程的自信之源,也是我们建功新时代的自立之道。

一路走来,独立自主的道路选择,坚定不移走自己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前提,是我们接连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智慧结晶,更是未来创造新历史伟业的重要法宝。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