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最强防线,助患者跑赢生死线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妇幼宣
重症医学科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跑赢生命线的地方。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的ICU位于住院部6楼,全科12张病床。ICU里的患者大多是基础病严重的老年人,也有重症孕产妇。“与死神的搏斗分秒必争,全力以赴抢救每一位患者,不轻言放弃。”ICU副主任医师孙文文如是说。
竭尽全力,做孕产妇“最强防线”
“当时我一家子都以为孩子可能保不住了,真的非常感谢孙医生!”
1月,孕30周的王女士(化名)因为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反复咳嗽,身体感到不适送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检查,发现王女士核酸检测为阳性,血氧饱和度偏低且在持续吸氧状态下难以维持,病情不容乐观,医生建议送往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救治。
经检查发现王女士患病毒性肺炎,血氧饱和度只有80%多。庆幸的是胎儿暂时状况良好,为了确保母婴平安,ICU及产科专家第一时间进行病情评估,决定将王女士转入ICU严密监护。
在ICU住院期间,孙文文密切监测王女士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胎心胎动情况,配合产科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与此同时,孙文文也非常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答疑、细心安抚,帮助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通过联合抗病毒药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侧卧位通气等方式,历时一周的精心治疗,王女士病情逐渐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
通力协作,为综合科保驾护航
4月,一名泌尿外科男性患者在接受了全麻手术后,复苏过程中不能拔管脱离呼吸机。血气分析可见严重呼吸性酸中毒和二氧化碳潴留,孙文文会诊后,诊断为“急性呼吸衰竭”,密切监测下,使用转运呼吸机将患者转至ICU接受进一步评估治疗。
治疗期间,孙文文与焦虑恐惧的家属积极沟通,一边安慰家属,一边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终于找到了根源。原来,这名男患者长期大量吸烟,平时慢性咳嗽、咳痰,肺功能异常,胸部CT可见明显的肺气肿征象,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麻术后,大量分泌物不能排出,引起气道阻塞、二氧化碳潴留,因此出现了脱机拔管困难和血气结果的严重异常。
经过24小时的呼吸机支持,加强呼吸道管理,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急性呼吸衰竭治愈,顺利转至泌尿外科病房,家属终于恢复了平静。从患者进入ICU,到顺利转出普通病房,孙文文24小时驻守病房,内心时刻焦灼,“因为危重患者的生死可能就在一念之间,不容有失。”
人文关怀,治愈身体更治愈心灵
作为ICU的医生,孙文文清楚地知道需要治疗的不仅是患者的躯体,更是心灵的关怀。同时,也需要关注并尊重家属的意愿和感受,努力为每一个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其家庭渡过难关。
“照顾ICU病人,需要像照顾初生婴儿一样细心。”时常陪伴患者身旁,不时贴在耳边说话、牵动她们的双手,给予言语上的鼓励和关爱的力量。与此同时,由于家属不能进病房,孙文文只有打电话告知家属病情,不断鼓励焦虑的患者家属,来来往往之间与患者及家属间建立深厚的感情。她表示:“重症医学科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它不应该冰冷无情,应该是有温度、有情感的科室,每时每刻都不能轻言放弃。”
仰望星空有所思,脚踏实地有所为。全力以赴抢救每一位患者,让更多的病患平安地离开ICU是每个妇幼人的期望。因为心中有光,孙文文在医学这条道路上走得踏实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