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市三院眼科载誉前行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1版:常州新闻 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赵霅煜 通讯员 阮丽花

6月6日是全国第28个爱眼日,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作为我市唯一的三级眼科专科公立医院,市三院今天将举行内容丰富的活动,并为“常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医院”正式揭牌。

荣誉加身,实力当先。多年来,市三院注重学科专科建设,眼科成立了9个亚专科诊疗中心,年门诊量近20万人次。国家级“光明中心示范中心”、省级“干眼示范指导中心”这两块分量十足的牌子落户,标志着市三院眼科在眼底病、干眼症、近视防控等领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紧跟《“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要求(以下简称规划),今年,医院大力推动眼科高质量发展,改扩建了日间手术中心,优化了整个流程。同时,医院对干眼诊疗中心、视光中心进行了全新布局,极大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眼科主任邓国华表示,将始终恪守为大众健康服务的理念,在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同时,持续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为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眼健康诊疗体系而不懈努力。

日间手术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2年,市三院眼科建成日间手术中心,推行新的手术模式:患者在入院前就完成了相关术前检查及麻醉评估,通过自主预约手术时间,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住院、手术、观察,随后办理出院。因其便捷、高效的优点,逐步得到了患者认可,手术量日益增加。

“去年6月至今,日间手术已达到5000人次。”邓国华介绍,日间手术大大缩短了患者手术等待时间,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和陪护压力,是医疗技术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推进眼科的高质量发展,市三院打造了全新的日间手术中心,从原先住院楼十五病区的一个逼仄角落,搬到了四楼整层进行改扩建,空间变得明亮宽敞,流程也更加优化。“日间手术室增加到7间,候诊座位多达45张,从等候到手术,只需‘几步之遥’。”邓国华说。

据悉,全新的日间手术中心6月份正式运行,可进行的病种将大大增加。只需局部麻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术后出血风险小,如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术、玻璃体腔注药术、翼状胬肉切除术、眼睑肿物切除术、上睑下垂矫正等都可“即做即走”。

“未来,日间手术量将占到眼科手术的80%,极大提升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提高运行效率。同时,这也对医护素质、手术衔接、科室流程化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国华说。

近视防控 坚守公益收获品牌

今年4月,视光中心门诊也进行了全新的布局。二楼候诊区重新调整,一改过去拥挤嘈杂的环境,过道增加到3.4米,方便行人来往走动。近视防控门诊增加到7个,还专门设置1个中医近视防控门诊,医学验光诊室增加到6个,所有诊疗都集中在一个空间,极大改善了就医体验。

年接诊量超6万人次,拥有20人团队的视光中心是市三院眼科一张不折不扣的王牌。从2020年开始,邓国华率领视光中心的近视防控团队积极参与到常州市民生工程,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项目,连续三年为全市包括天宁区、新北区、经开区等中小学、幼儿园进行视力筛查并建立视觉健康档案,服务人数近40万人次。

市三院早在10多年前就走进了校园,开展近视防控的科普教育和视力筛查,并创建了“亮晶晶”眼课堂品牌。今天,“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医院”在市三院挂牌,正是对他们多年来坚守公益道路的认可和赞誉。

这10多年来,他们的足迹踏遍常州市各区近百所学校,近百万人次的学生接受了专业的眼健康服务。“亮晶晶眼课堂”品牌先后在江苏省青年公益项目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入围常州市窗口行业“十佳服务品牌”;成为常州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十大“金点子”之一;在中国医疗品牌建设大赛中跻身“全国十强”;在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铜奖。

光明中心 全国评选排名第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年龄及代谢相关的眼底病变愈发凸显,已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

2021年4月22日,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携手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打造的“光明中心”项目落户市三院,这是全国首批、江苏首家“光明中心”。“光明中心”项目的成立旨在更好地服务日益增多的眼底病患者,推进慢性病防治管理体系建设。

邓国华表示,近些年,中心严格按照质控要求,在全国质控排名中多次名列前茅,建立了标准化的眼底病规范诊疗流程,实现集“检查、诊疗、疾病教育”一站式的服务模式,帮助眼底患者远离黑暗,为社会减轻负担。

根据规划要求,为推动眼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并下延,市三院已与奔牛人民医院、茶山、青龙、西夏墅等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建专科医联体,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病的筛查,实现相关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关口前移”。今后,医院将与更多基层医院合作,开展相关工作。

今年,市三院的“光明中心”在一季度示范中心评选中排名全国第一,获得2023年“光明中心示范中心”的称号。未来,中心将进一步培养并壮大眼底医师的队伍,积极消除“可避免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干眼中心 全市唯一省级示范

眼睛干涩、酸胀、畏光、红、痛、痒,视物模糊易疲劳……随着电子屏幕的广泛使用、环境恶化、滴眼液的不合理使用、隐形眼镜的配戴等原因,我国干眼症人群日益增多,呈年轻化趋势。

邓国华介绍,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约占眼科门诊总量的20%以上。基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早在2018年,市三院就挂牌了全市首个“干眼诊疗中心”。今年,中心又被评为省级“干眼示范指导中心”,全市唯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心积累了丰富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眼表综合分析及睑板腺成像检查等诊断技术在市内领先。中心全面开展眼表螨虫、泪液泪膜泪河高度、眼表细胞染色、睑板腺功能、泪液免疫原性等检测,常规开展除螨、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OPT脉冲激光、过敏性结膜炎眼部雾化等治疗。

邓国华表示,目前,中心配备了一流的检测设备,拥有专业治疗团队10人,能提供全面的干眼检测、精准的类型评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年门诊量近4万人次。同时,中心还承担着多项省市级干眼科研课题和干眼健康科普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