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的新时代实践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我们党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努力为人民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牢记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和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出发,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切实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为百姓办实事好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评判标准,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着眼惠及最困难群体。兜住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在经济发展中保障民生,照顾困难群众诉求,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特别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比如对残疾人士、病患家庭、失独家庭等等的帮助等,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令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利益有保障、生存质量有提升,让所有群体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人民利益无小事,要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渠道,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工作路线,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为群众提供新时代丰富的精神食粮,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在政治上和组织上保证人民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保证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当家作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更加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发展、创新的主体,维护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在各个层级、各个领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实现当家作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广大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国家治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必须依靠法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重要制度,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立科学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体系,确保人民有效参与国家治理全过程。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规范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的协调、维护通道,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实践创新中发展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
巩固发展人民大团结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最强的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经历了各种难关,都是通过党团结带领14亿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取得了胜利。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力量源于团结、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要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凝心聚力,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巨大力量。
必须坚持和推进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要做好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充分发挥重要法宝作用,广泛汇聚共识、凝聚人心力量,不断画出最大同心圆,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继续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