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有城还要有市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淄博烧烤着实红遍了网络,还引来了如潮的评论。我始终认为,烧烤就是烧烤,老百姓喜欢吃就烤呗,不喜欢了就停,不必上纲上线。然而,最近一篇关于常州的《人间烟火气,重回南大街》报道,引起了我的深思。记者以特有的笔法写道:沉静多年的南大街商业步行街似乎突然“苏醒”,南大街、公园路、双桂坊车多缓行,步行街内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据统计,南大街商业步行街星光夜市开业第一天人流量超过11万人次,后来两天连续超过5万人次。近年来,这使我想起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的“老城厢复兴”问题。市、区两级采取了多种措施,南大街星光夜市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老城厢衰落的原因是复杂的,我们不妨从建立城市的“初心”说起。城市的产生是因为人们需要彼此之间交流和交换从而形成集聚,交流和交换就需要有结构和物理空间,需要有社会生活和经济交易空间,前者可以称为城,后者可以称为市。因此城与市相伴而生,城因市生,市因城兴。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逐渐忘记了城市诞生的“初心”,城市治理方向发生了严重偏离:城越来越膨胀,市的空间并没有同步增长,被严重压缩甚至治理掉了,有城无市、大城小市成为普遍现象。在不少地方,城市治理被简单地理解为“美化”城市、“清洁”城市。在这过程中,一些传统商业活动、传统集市被取缔。于是,楼房越来越多越高,商业集市越来越少,城市的烟火气也越来越少。

在城市研究领域有一个名词叫“铁锈地带”,意指曾经通过开发地方资源发展重工业而繁盛的城市,经过长期的过度开发发展,面临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城市衰落的地区。从城市衰败的原因来看,原因总是相似的,都是由于产业的衰败或者转移,从而导致人口的大量流失。如果一个城市或者地区过于依赖几个产业或者几家大公司,一旦这些产业或者大公司出现问题,那么,这个城市就会出现大的问题。这就给我们城市管理者敲响了警钟。既然问题出现在产业结构上,就必须下决心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比较成功的做法就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大力发展人民群众急需的服务产业,而复兴集市是一条简便而可行的路径。

复兴集市不仅是一道治理考题、经济课题,也是一个发展命题。习近平同志在《做好城市工作的基本思路》一文中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十二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不能只见物不见人。说得更为直接一点,就是早上起来上厕所下水道通不通,刷牙洗脸时自来水出不出,早餐吃的食品安全不安全,上班时道路堵不堵,等等。同样,老百姓想买的东西能不能买到,买东西方便不方便也是重要方面。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好,说明我们城市治理理念就发生了方向性偏差。

我们习惯将敞开式集市称作“自由市场”,这不能简单地从物理状态来理解。确实,进出这样的市场是自由的,买不买东西是自由的,买多买少是自由的,以什么样的价格买也是自由的。但这些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生活节奏这样紧张的时代,进入这样的市场走上一圈,你的压力和紧张会得到释放,你的身心会得到放松,你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和平等,你会闻到人世间的烟火味。老祖宗留下来一句话:“有钱帮钱场,没钱帮人场。”现在“钱场”的味道到处弥漫,而“人场”显得稀薄。这也许就是淄博烧烤、南大街夜市以及全国各地敞开式集市红火的原因,也是目前高大上的商场超市以及各种线上交易平台不能完全取代“自由市场”的根本所在。

有城还要有市,不仅为我们改造提升老城厢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新城建设提供了指南。今天的老城是昨天的新城,今天的新城就是明天的老城。城市建设决策者、设计者、管理者必须站在历史的纬度、民本的高度、长远的角度,审慎对待城市发展中的每一项工作。作为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要善于听取不同层次的市民意见,既要听取专家学者意见,更要注重听取“下里巴人”意见,给广大市民留下更多“自由呼吸”的空间。作为城市设计者,要善于把握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既要运用现代化设计理念,更要注重挖掘城市传统文化,把城市文脉和传统延续下来。作为城市管理者,要善于把管理和人性结合起来,既要注重严格精细化管理,更要注重人性化操作,给城市“小市民”更多就业生存的机会。

一个城味十足而又市味十足的城市,一定是人味十足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