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将教育摆在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赋予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和发展格局,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贯穿教育工作方方面面的主题主线,是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统领,为民办高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适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使部分民众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表明国家在规范前提下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鲜明态度与战略思考。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党建关键作用,把好发展“方向盘”,系好发展“安全带”,当好发展“加速器”,扎实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民办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可以不同,但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育人导向上没有例外。学校党委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党建引领,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将工作着力点聚焦在办学方向、党建思政、意识形态等重点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属性,不以“民办”为借口来削弱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学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建立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行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加强政治引领,强化价值引导,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邀请中国工程院吴光辉院士等专家学者、党的二十大代表邓建军等大国工匠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和爱岗敬业教育。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加强党建领航、服务助航、文化引航、心理护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强化规范管理,改进民办高校管理体系和办学行为
学校全面贯彻《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落实党组织书记派驻制度,坚持和完善“理事会依法决策、党委政治领导、校长依法负责”的治理结构,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健全完善党委参与决策机制,深入推进党委书记和决策机构、行政管理机构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学校重大事项由党政联席会决定,全面确保学校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的充分发挥,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持续规范办学行为,把公信力提升纳入整体规划和运行系统,抓管理、强服务,确保走上规范化、法治化、特色化办学道路。学校规范招生行为,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和程序招收学历教育学生;规范财务管理,按规定将收费和奖助等政策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公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安全管理,建立学校安全防范工作机制,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三、推进内涵发展,提升民办高校高质量办学能力
学校积极探索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启动实施与在常公办高校党建工作结对共建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学校立足地方经济和行业领域发展,发挥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灵活的特点,围绕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在常新能源企业共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实现校企共育新能源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供给。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稳定和扩大教师队伍,通过多元培养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持续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数字化,建设民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学校将进一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优质办学,促进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内涵建设等整体水平的提升。在持续改革中培育特色、提高质量,实现学校健康持续发展,通过高质量人才培养来赢得全社会的认同。
(作者系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