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牢记红色基因,着力绘就绿色银行“新底色”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5版:常州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马静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实体经济绿色转型,加速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作为本土金融市场的主力军,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全行战略规划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走出一条具有江南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铸就该行“红色基因 绿色银行”金融品牌。

加强顶层设计,擘画绿色银行“新底色”

近年来,在“双碳”战略、常州“532”发展战略及“新能源之都”建设的政策驱动下,江南农商行在顶层设计中不断强化“含绿量”,该行《2022—2024年战略发展规划》将绿色金融确定为“六大经营”策略之一,成为其战略发展规划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年,该行又确定了绿色银行专班工作方案,明确绿色发展的愿景目标与路径,制定绿色金融规划方案,从业务、风险管控、运营体系三大维度构建起该行绿色发展的整体框架;梳理全行绿色金融现状,初步构建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结构,让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信贷倾斜;构建该行绿色金融评级模型;将“绿色信贷增长”作为管理人员重要考核指标之一等等。

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细化专班工作方案,其目的是要构建起组织体系完善、产品服务丰富、政策支持有力、配套机制完善、稳健安全运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使绿色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大提升。”

江南人,正全情擘画着绿色银行“新底色”。

加大信贷投放,助力绿色产业能级跃升

在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江南农商行将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助力城市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深化实体经济绿色转型的赛道上来,持续加大对全市绿色产业的信贷投放,成就了诸多“点绿成金”的经典案例。

金坛朱林镇的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心致力于太阳能光伏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集光伏组件封装、光伏系统集成及服务于一体,目前在金坛、武进、徐州睢宁、湖北浠水均设有生产基地。

回想筚路蓝缕的创业之路,太一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亮感慨不已。2019年3月,刘亮在常州成立了首家光伏企业,买设备、租厂房、采购原料及人工成本,哪个环节都需要资金。在与企业接触过程中,江南农商行获悉了企业难题,在看好行业前景并综合评估风险后,果断为这家年轻的初创企业提供了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下了场金融“及时雨”。此后,该行一路伴随企业成长:疫情期间,助企纾困;刘亮及其团队注册第二家公司,增设备、扩产能时,该行又为该企业提供2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2020年10月,母公司——太一光伏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成立并落户金坛。彼时,凭借技术创新和不断提升的核心竞争力,叠加良好的行业前景,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订单较多,可大部分自有资金要作为流动资金,保证公司良性运营,因此在金坛建厂房、新添设备时,资金方面有些捉襟见肘。为此,江南农商行武进高新区支行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解决方案,提供了7500万元项目贷款,为企业的飞速发展“输血赋能”。

如今,该公司已具备5条高效组件自动化生产线,涵盖了从多晶到单晶、从整片到半片、从158到210等多元化产品线,年产能达2.5GW。2022年,企业年销售达到25亿元左右。“2023年,预计年销售能实现翻番。”刘亮说道。

这样生动的案例在江南农商行并不鲜见,近年来,该行不断挖掘、储备更多绿色优质项目,加大对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投放,“环保贷”“苏碳融”等一系列绿色信贷产品迅速落地。今年3月,该行还与常州市绿色建筑产业商会共同举办长三角G8绿色建筑产业峰会,不断拓宽绿色金融的覆盖面,提高服务可得性。另一方面,该行积极用好央行相关政策工具,提升绿色金融的综合服务能力,全力助推我市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至今年4月末,该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56.39亿元,比年初增加7.48亿元,增幅15.29%。

创新产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逐“绿”前行

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江南农商行在探索和丰富绿色理财、绿色债券产品上持续发力,撬动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

该行推出的一款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淳富”系列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吸引了很多投资者的注意,该产品旨在为新能源科技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为致力于促进节能减排、改善环境的企业及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凭借在支持“双碳”方面的卓越表现,该理财产品也斩获了GF60绿色金融奖——最佳创新实践奖。

今年4月下旬,江南农商行成功发行了常州首单绿色金融债券,规模5亿元,期限3年,再次在发展绿色金融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募集资金将用于精准支持绿色领域,涉及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绿色产业项目,能显著提升绿色中长期信贷支持效应。

该行表示,将不断创新供给、完善绿色产品结构,形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票据+绿色投资+绿色消费”的金融产品综合工具箱。未来,还将针对绿色债券开展专题研究,并形成研究报告定期发布,为绿色产业发展融资融智。

依托科技创新,厚植绿色文化

在行内,江南人围绕“绿色运营”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从绿色办公、绿色服务、绿色文化三大维度,全面构建绿色运营管理体系,积极倡导员工携手共建绿色生活,推进全行运营层面达成“双碳”目标。

2023年,该行将再梳理出70个无纸化交易,提高无纸化业务覆盖率,节省约6万张凭证;持续推进财务绿色转型,实现客户端开票电子化,节约30%以上的发票录入时间,发票电子化率将达75%以上。

高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