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中国保险业“三朝元老”——常州人过福云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2001年,《中国人民保险七十年七十位早期创业者》发布,常州人过福云赫然名列首位。这位中国保险业“三朝元老”,有着怎样的神秘经历呢?

清末最年轻的华人保险顾问

清同治十年(1871)12月3日,过福云生于常州府阳湖县安丰南乡万庄(今横山桥镇省庄行政村万庄自然村)。清光绪十四年(1888)8月,不足17岁的过福云到英商上海怡和洋行火险公司谋职,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华人保险从业者,开启了他在中国保险业界的传奇人生,直至1955年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退休。

过福云进入怡和洋行火险公司后,为人诚朴,心无旁骛,勤学好问,工作踏实,用心钻研业务,逐渐悟得保险经营门道,业务能力见长,为公司所倚重。短短6年,他在同事中脱颖而出,从一个小职员一步步晋升。清光绪二十年(1894)23岁时,成为洋行保险业务顾问(保险经理)。此后,他又经历十多年的磨炼,成为保险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熠熠生辉,声名远播。他勤勉的工作态度和超群的专业才干,不仅获得公司认同,也得到华商保险业界的普遍赏识。

20世纪初,南洋群岛系华人侨居集中地,口岸通商发达,经济基础好,具备拓展保险业务的诸多有利条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华商华通水火保险公司在上海成立。清宣统元年(1909)12月,上海华通水火保险公司董事局经过审慎选择,通过决议特聘过福云、李和卿两位干才,奔赴南洋开疆拓土,过福云于是从供职长达17年的怡和洋行辞任。11日,华通水火保险公司高层在上海旅泰西馆设宴为他们饯行。38岁的过福云正当年富力强,胸怀远大抱负和宏伟理想。他表示,一定不负公司的殷殷期望,努力创新创业,在南洋一展宏图。他克服人生地疏、语言交流困难、生活不习惯等困难,白手起家,筚路蓝缕,创建了华通保险新加坡分公司并任总经理,李和卿任会计。过福云稳扎稳打,以此为南洋事业立足点,辛苦奔波于南洋各岛屿开拓业务,逐步向小吕宋、马尼拉、爪哇、婆罗州一带扩展,呕心沥血历时5年,在菲律宾、印尼等国增设分支公司和代理机构20余处,统一归新加坡分公司管辖,使华通水火保险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向海外发展业务,且有较大影响的华商民营保险公司。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南洋保险事业蒸蒸日上之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乱波及东南亚,华通保险新加坡分公司仓促撤出南洋。1915年,过福云从新加坡返回上海,被怡和洋行委任为保险部经理,全面掌管保险业务。

中国保险公司首任总经理

1928年,中国银行为保障本身财产及放贷工商企业资金的安全,同时开拓新业务,决定筹建中国保险公司。应著名金融家宋汉章之邀,过福云受聘协助筹建由中国银行投资、国民政府参股的中国保险公司,资本总额为国币500万元,分为5万股,先募集一半即250万元。公司实行股份有限责任制,宋汉章出任董事长,特聘过福云出任总经理,陈伯源、孙广志任副总经理。1931年11月1日,中国保险公司在上海市四川中路270号正式开业,在仁记路(今滇池路)设立对外营业处;外埠的经理处附设于中国银行各分行,后在承保业务较多的天津、济南、汉口等地,另设专人负责保险业务,并在香港、伦敦、东南亚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或经理处、代理处。中国保险公司成立初期,以经营火灾保险为主,以中行本身拥有的财产和中行投资经营及有信贷关系的工商企业财产为火险对象,兼营茧子险、银钞险,后扩充至运输保险及汽车险、邮包险、奶牛险、电梯险、橱窗玻璃险、船壳险、水上运输险等。过福云清晨即至,日昃始退,每日办公达12小时,辛劳备至。

世事难料。开业不久,汉口申新四厂发生特大火灾,损失高达银元200余万元。该厂全部财产已由中国保险公司汉口经理处承保,赔付额达中保公司全部资产的十之八九,是当时国内保险业的空前大案,社会舆论纷纷置疑申新四厂能否顺利得到理赔。一向恪守信用的总经理过福云毫不犹豫作出惊人之举,立即对汉口申新四厂进行理赔。在固定分保契约中,负担最大部分赔偿责任的是股东英商太阳保险公司,他们的各分保公司坚守契约规定,承担了责任范围内的全部赔偿,中保公司对本身承保的损失部分也全部进行了理赔,使申新四厂得以迅速重建。汉口申新四厂为表示感谢之情,特在上海《申报》《新闻报》刊登通篇鸣谢启事,用事实为中国保险公司做了有力宣传。根据同业公会规定,保险公司不得自登广告、自我宣传。申新四厂的鸣谢,无疑起了广告的作用,中保公司因祸得福,声名鹊起,信誉倍增,客户纷沓而至,业务量成倍增加,遍布全国85个大中城市,很快成为中国当时最大的中资保险公司。以往只愿为洋商公司招徕业务的专业保险经纪人开始改变态度,乐为华商保险公司服务。从此,过福云的事业欣欣向荣,如日中天。

1933年7月,过福云在中国保险公司设立人寿部,经营人寿保险业务,主要险种有人寿保险、限期缴费终身保险、储蓄保险、人身意外保险、劳工保险和雇主责任保险。1934年,他仿效西方保险业,与英商太阳保险公司签订再保险业务合同,开办再保险业务。1937年4月,过福云在中国保险公司人寿部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1942年6月,侵华日军强行军事管制中国保险公司,威逼与日本合资另建所谓“新中国保险公司”,继而又令向汪伪政府办理注册登记,都被过福云以借口敷衍。他推动中国保险公司组建中国分保集团,打破了日本人的垄断企图。

过福云担任中国保险公司总经理近20年,始终坚持“客户第一”的经营原则,秉持“为人须诚实,处世应谦和”的办事风格,深得下属及业界爱戴,在保险界的声望与影响力无人能及。1938年7月,上海市保险业业余联谊会成立,聘请过福云为顾问,《保联月刊》“人物志”专栏刊登对他的专访,介绍其经历与事迹。他积极推动和支持保联的各项活动,曾任第三届保联征求会员委员会总队长。

为新中国保险事业鞠躬尽瘁

1949年9月25日至10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保险工作会议,筹备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49年底,经过不断整顿改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原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并入,成为所属经营涉外保险的专业公司,各口岸分公司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代管,过福云被聘为中国人寿总经理。1951年6月,已经80高龄的过福云在北京出席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第一次董事监事联席会议,被聘为赴外稽核,驻上海办公,成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旗下资历最老、年龄最大的员工,也是新中国保险业聘用清末民国时期保险专家级别最高的人员。1955年,过福云以84岁高龄退休;1962年1月7日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