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华岗 王淑君 陈刚
在祖国的名山大川,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不为风景所惑、不为风雨所动,终日负重往返于山脚与山顶,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挑山工。挑山工用一根扁担将货物挑至山顶,靠的就是那一股不服输、不放弃、不泄气的韧劲儿。
年过半百的史正生,虽出生江南,却有着挑山工的那股劲儿。作为江苏腾奇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踏上社会至今,他沧桑历尽却初心不改,一如名字中的“正生”二字:一身正气、落地生根。
爱打抱不平的小伙
1984年,19岁的史正生从卜弋中学毕业,考入当时的武进县泰村供销社工作。跟着师傅学习一年不到,他就已经能在农机柜台独当一面。因家境贫寒,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在自行车后座绑一块木板,在泰村、卜弋桥一带接送客人,补贴家用。
这个淳朴小伙得到了领导、同事的一致认可,更让他们钦佩的,是史正生满满的正义感。1986年的一天,一名男子在泰村供销社购物时故意寻衅滋事,刁难辱骂一名女店员,就在男子骂骂咧咧推搡女职工时,史正生挺身而出与其理论,男子压根就没把这个“学生娃”放在眼里,直接抡起玻璃瓶砸中其脑门。最终,史正生在众人帮助下制服了该男子。但从此,他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疤痕。
1993年,史正生上调武进县供销社,担任生活资料公司物资部经理。因工作关系,他需要和各大钢铁厂做钢材贸易。有一年全国生铁紧缺,他独自一人在大年夜从山西太原押了一节车皮,喝退了好几拨“车耗子”,一路听着除夕爆竹声将60吨生铁块运回了常州。
自砸“铁饭碗”的急先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全国供销社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体制改革,地方供销社开始精简人员。1999年,听到“风声”的史正生,第一个找到领导,办理了辞职手续。要知道,当时的供销社是大家眼里的“铁饭碗”,他的同事要么在观望,要么和单位谈条件、要补偿。
史正生凭借着之前与各大钢厂打交道积累下的人脉资源,在常州钢材市场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代理各大钢厂的产品,做起了钢材贸易。他坚信,无论在哪里落脚,只要不怕苦,敢闯敢干,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舞台。而机遇也就这样悄然来临,随后而来的2000年—2009年,正是中国腾飞的黄金十年,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即将开启。他的公司第一年开票销售就高达6000多万元,到2002年这一数字飙升至2亿元。2003年,赚到第一桶金的史正生买下了新北区百丈的20多亩土地,咬咬牙造了42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此时的他,工作重心尚在钢铁贸易上,并未打算干实业,标准厂房也仅用于出租。不过,不久的一次机缘巧合,将为他打开通往实业的大门。
勇破“贸转实”的死亡魔咒
2005年,常州国资委下属的常州板焊厂濒临倒闭,这也是史正生的客户单位。他有了接手这家工厂的想法,但和亲戚好友一交流,接连被泼了几盆冷水。
“我劝你还是算了,贸易转实体死亡率在95%以上!”
“做实体就是一条不归路,你想停也停不住的。”
彼时史正生的贸易公司已经是宝钢、太钢常州总经销,钢铁贸易做得风生水起。面对亲朋的劝说,他的韧劲儿上来了:贸易要做,实体也要干,我就不信做不成!常州板焊厂倒闭后,史正生成立了常州腾奇电器有限公司,接收了原板焊厂的全部员工和生产设备,就在百丈厂里生产原板焊厂的产品——变压器用片式散热器。他深知干实体的不易和自己知识上的欠缺,开始抓住一切空闲时间去上企业管理课程,为自己“充电”。很快他发现,原板焊厂居然一没操作规范,二没工艺标准,甚至连最基本的生产工艺文件都没有,工人完全是在凭感觉生产。于是他一头扎进车间,与工人一起干了两个多月,边干边亲手编写全套的工艺文件和生产作业指导书。
生产理顺后,开拓市场又成了当务之急。他拿出了当年与各大钢厂打交道的劲儿,自己开车南下北上,最远开到过福州,大夏天为了省些油费,他穿着背心裤衩开车,一开就是七八个小时。就这样,2005年常州腾奇电器有限公司迎来了第一张订单——合肥变压器厂需要价值5万多元的片式散热器,这让史正生开心得合不拢嘴。
披荆斩棘“重装上阵”
建立了规范,摸清了门路,常州腾奇电器有限公司的发展也进入了轨道。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超特高压变压器主材供应商入网考评工作,北京来的专家把常州这爿民营小厂放到了整个考察行动的最后一站,本来他们对腾奇根本不抱希望,却没想到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史正生拿出了一系列工艺文件和员工操作手册,虽然厂房硬件较为简陋,行政楼都没有,但腾奇的材料是考察组一行看到的最全的企业资料,产品经验证也完全符合行业标准,于是没有一点悬念,入网一次通过。当时,全国只有5家,入网也成为了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从企业创办之初的数百万元产值,到2007年的1000万元产值,再到3000万元、5000万元,企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2020年,江苏腾奇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值1.2亿元,员工120余人。
当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在2016年底江苏启动“263”环保行动,因为油漆产生废气污染,腾奇一度被关停,在投入近1000万元改造后总算恢复了生产,却不想2018年遭受史上最强的环保风暴,又被告知设备落后,不得不再次投入近2000万元改造。史正生一度想将企业关闭,但他放不下百余名员工,放不下干实业的情怀,在停工改造的半年时间中,他没裁员一个,工人工资也一分没少给。承受了巨大压力的他,常常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个晚上,连续熬夜,身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2020年,钟楼区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史正生来到新闸买了土地,经历环保洗礼的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建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时,建筑设计、环保设计、安全设计同步进行,从源头控制环保、安全的各种风险。所有设备都是购置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配置,涂装生产线甚至运用了汽车行业车漆涂装工艺标准。
在史正生看来,企业家的生活并非是云淡风轻,肩头的责任很沉很沉。从2006年开始,他每年为老家邹区镇泰村中里村民小组的老人发红包,重病家庭发补助,每年支出都要近5万元。疫情期间企业捐款捐物,在得知志愿者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公司长期安排8名职工在松涛苑小区驻点当志愿者。他坦言,要与时俱进,不要逆潮流而行,要勇猛精进,不能故步自封。腾奇也将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为钟楼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