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守正传承促健康 创新发展谋新篇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1版:常州新闻 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陈荣春

通 讯 员 阮丽花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进中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作为常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三院注重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融入健康促进、疾病防治、疾病诊疗全过程,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和好评。

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市三院将继续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发展理念,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医学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为推进“健康常州”建设、打造“常有健康”名片贡献新的力量。

中医门诊全新亮相

宽敞的诊室,齐全的设备,明亮的标识……走进市三院门急诊中心4楼,不少市民发现,全新布局的中医门诊在这里亮相,中医科、针灸推拿伤骨科、中医护理门诊比邻而居,“电梯直接到,找起来也容易,就诊更方便了”。

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市三院与中医渊源深厚,近年来更注重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创新,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中医科和针灸推拿伤骨科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

自1959年建科起,中医内科就积极参与到各类传染病的救治工作中,发挥了相得益彰的作用。如今,科室又积极拓展内伤杂病的诊疗,在肝病、痛风、反流性食管炎、痛经、慢性腹泻等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独特的经验。以痛风为例,中医认为,痛风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鉴于此,科室研发出自制药剂,从中药贴敷缓解疼痛、到中药汤剂调理体质,内外协同,疗效明显。

针灸推拿伤骨科同样有着60多年历史,集针灸、伤骨、推拿、理疗于一体,传统中医正骨整脊手法、穴位注射、醋疗酒疗热敷、中药内服外敷等疗法各具特色。“僵硬酸痛明显好多了,走路也利索了,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在市三院针灸推拿伤骨科,刚做完理疗的李先生连连赞叹。科主任周国富介绍,近年来,科室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本着“患者不动,医生动、机器动”的理念,针对不同患者病情辨证施治,多项理疗措施“立竿见影”,让患者的体验感大大提升,慕名而来的患者更是络绎不绝。“每年‘冬病夏治’季,早晨6点患者就排起了长队,其中不少都是老患者,他们有些还主动承担起发号码牌、维持秩序的工作。”

颇具特色的是,人文关怀、情志疗法在市三院中医门诊上备受重视。“适当的心理干预加上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取得更好效果。”中医科副主任杨冰介绍,曾有一名30多岁的女患者,自诉感染新冠后“无法站立”,父母陪同其辗转多家医院仍未能改善。在杨冰的诊室里,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沟通和疏导,“来的时候是坐在轮椅上的,走的时候自己推着轮椅出门了”。

中西医结合,服务“一站式”

45岁的刘女士前不久发现左耳听力明显下降,且伴有耳鸣,家人离得远了讲话声就听不清,打电话时手机也要贴耳朵很近。到市三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后,刘女士被诊断为左耳低频听力下降。在采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医生又为她进行中药汤剂、穴位揿针等中医药治疗。一个星期后,刘女士左耳听力明显好转,耳鸣也有了明显缓解:“现在感觉耳朵清爽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真不错!”

耳鼻咽喉科是市三院特色科室,也是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科室紧随现代医学趋势,建立九大中心,开设12个专病门诊,推进亚专科发展;同时立足传统医学基础,本就与常州林氏喉科渊源颇深,近年又吸收无锡黄氏喉科优秀经验,联合药事科推出咽炎合剂、辛芩合剂、润喉开音饮、清咽舒肺饮、消肿散、养阴生肌散等中药制剂和茶饮,以及揿针、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包、穴位注射等中医特色疗法。

“通过多年探索,我们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疗法,尤其对耳聋耳鸣、过敏性鼻炎、咽炎喉炎等疾病具有明显效果。”市三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马敬介绍,科室20名医生中3人是中医副高以上职称、12人接受过西学中培训,这为中西医结合的深入推进夯实了基础。

今年5月初,耳鼻咽喉科中医特色门诊正式推出,独有的传统中药研磨室也随之亮相。“从耳聋耳鸣的治疗,到冬病夏治、膏方调理,我们将为市民带来更丰富的中西医特色治疗。”主治中医师王明星介绍。

其实,在市三院,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不仅仅体现在耳鼻咽喉科;眼科开展中药雾化熏蒸、穴位按摩、睑板腺按摩、耳穴压豆等特色治疗,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少年近视、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等常见眼科疾病,对中医药辨证论治病毒性角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炎等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肝病科创新发明《养肝八段锦》并申请专利,通过穴位敷贴、汤剂口服等中西药方式,降脂保肝、疏肝理气。

在融合吸收现代医学技术的同时,市三院不断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学,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实现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越来越多的患者在这里得到中西医融合“一站式服务”。

中医护理门诊,服务亚健康人群

32岁的小王从事IT行业,长期伏案工作,最近总感觉脖子很沉重,肩背部酸痛,低头时疼痛加剧。在朋友的建议下,他赶到市三院中医护理门诊就诊,并接受了第一次刮痧治疗。看到自己颈肩部的痧斑痧痕成团成片,又紫又黑,小王着实吓了一大跳,更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几次保健治疗,疗效令他十分惊喜。

近年来,护理门诊越来越多见,市三院也于2021年7月开设中医护理门诊,每周一、三、五上午,分别由3名中医护理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中医专科护士坐诊,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原则,开展灸、罐、按、刮、火、贴等6大类9项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为肩颈不适、头痛失眠等亚健康人群提供中医特色护理服务。

刮痧是其中最受欢迎的治疗手段。该门诊采用李道政虎符铜砭刮痧疗法,运用虎符铜砭(黄铜刮痧板)通过徐而和的手法在人体皮部进行刮痧,从而排毒解毒,疏通经络,畅达气血,减轻疼痛,提高抗病能力。近两年来,已有很多小王这样的市民在这里接受刮痧服务,口碑良好。

“我们既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护理,也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性中医特色护理。”市三院中医护理组组长张薇介绍,中医护理门诊的开设,把中医特色护理从病房延伸到门诊,让市民更加便捷地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传统疗法,为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赋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