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人性之美的赞歌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文笔塔 文艺 上一篇 下一篇
——读卞优文长篇新作《尼勒克之恋》
《尼勒克之恋》是常州本土作家卞优文的一部长篇小说。
1959年,为响应党中央号召,江南小镇安桥许多青年报名“支边”到新疆去了。小说描写了他们的命运,尤其是佟九妹、祁五斤的坎坷人生。
佟家与祁家住斜对门。祁家一对双胞胎兄弟五斤、六斤,都喜欢上了秀外慧中的佟九妹。九妹与五斤有着更多的共同爱好——读书。九妹去新疆,五斤也报了名,一起来到了尼勒克县,并结为夫妻。生下儿子祁远强不久,六斤因工伤失去了娶妻生子的能力。祁父把孙子强势接回延州,过继给了六斤。五斤、六斤兄弟从此几乎失去联系。
多年后,祁远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遂亲赴尼勒克,去寻找父辈的足迹和故事。原来,在一次瓦斯爆炸中,佟九妹失去了花容月貌,妻子毁容后,五斤不离不弃,演绎了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女主人公佟九妹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女子,她带着与祁五斤的初恋来到了尼勒克。母子分离,让她心中留下了永久的伤痛和思念,而更大的打击是煤矿瓦斯爆炸毁掉了她的绝美容颜,这对一个视美丽为生命的女子来说,是比死还要难以承受的,但为了爱她坚强地挺了过来。一袭黑纱终日遮脸,几度独居回避亲人,有家不能回,有爱不能共,心灵的煎熬和痛苦可想而知。但为了亲爱的祁五斤,她让好姊妹霍美秀回延州动员她的表妹高招娣来疆,促成祁五斤再组家庭。祁五斤与高招娣生下远克、远丽、远新后,她又发挥自己所长,全身心地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一个个孩子成长,一年年岁月流逝,她用爱温暖着每一个家人。祁五斤癌症过世后,她本想追随而去,但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她再一次选择留下。
多年前我看到一部萧逸的武侠小说《甘十九妹》,主人公甘十九妹的养母兼师傅水勺红,因美丽的容貌被毁变得心如蛇蝎、冷酷无情,以杀戮无数来报复一切,显示了她那比容貌更加丑陋的人性。而佟九妹劫后余生后却如凤凰涅槃般地重生,人性的美和善焕发出更加美丽的光辉。
男主角祁五斤为了爱,毅然辍学陪伴佟九妹万里赴边疆,为了爱,他离开工作轻松的邮电局,来到条件非常艰苦的焦煤厂,为了爱,在佟九妹毁容后不离不弃……
高招娣,这个跟祁五斤生了三个孩子的女人,看似沉默寡言像个闷葫芦,其实她心里什么都明白,她以她的方式爱着祁五斤和佟九妹,为了爱不求回报,任劳任怨,她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佟九妹。她对佟九妹的女儿远妮说:“你妈妈的遭遇让我伤心了,我想帮帮她。”一个人的终极目标只想帮人,不要名利、名分,甚至连世俗最看重的夫妻同穴这样的事,她也豁达大度到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祁五斤、佟九妹过世后合葬的事是她主动提出来的,而她的理由很简单:“你爸爸、妈妈今生今世感情那么深,在一起的时间又那么短,一想起来啊,我这心里就难过,不如就成全他们,让他们在那边好好在一起,说不定能再修一个来世呢。”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用什么样的语言都难以形容,不如用“不染尘埃”四个字吧。
《尼勒克之恋》以舒缓优美的文字从容不迫地描述了上世纪50年代末,常州地区援疆青年群体在新疆的工作、情感、家庭,生活,塑造了一个个生动丰满、仁义担当、有滋有味、真情互通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无不展现了人性之美。
小说运用了方言特色的一些词语表达,但并没有任由方言土语在小说叙事中恣意铺陈,而是非常节制且含有技巧地进行点缀,丝毫不影响作品的行文节奏感、流畅度,让读者油然而生一种清新自然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历史感,体现了一种强烈的野趣和意蕴之美。这种叙述的节奏、声音、腔调,力图摸索出一种根植于常州本土文化土壤,又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语言表达方式,这在作者的另一部长篇小说《行吟图》中也有呈现,而其中的安桥又是卞优文自我营造的文学基地。
小说写了人物的命运,也写了尼勒克绝美的风景。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尼勒克县,地处喀什河河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被誉为山水画卷。通过小说的细腻描写,没有到过尼勒克的我,已然领略到了尼勒克的美。《尼勒克之恋》让我走进了这个美丽的、富有诗意的远方。百里画廊唐布拉草原的蓝天、白云、绿草、流泉、溪水、云杉密林、冰峰雪岭,孟克特古道神秘古老,山峡、飞流、森林、草场、温泉、冰川、古道,如诗如画瑰丽多姿的神奇景色,美不胜收,读了小说,我觉得真是身临其境了。
尼勒克的美,还在她的名字,尼勒克系蒙古语,意为“婴儿”。尼勒克县是有着32个民族的大家庭,还有汉代细君公主和亲乌孙的历史和传说。异域之美、自然之美、历史之美,已然让人饱览,然而让我感到更美的是人性之美,《尼勒克之恋》是一首充满人性之美的绝美图卷、人间赞歌。
综上所述,愚以为《尼勒克之恋》是近年来常州作家群体中又一部佳作,值得细读、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