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桥社区为8090量身打造提升计划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7版:锦绣天宁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凃贤平 沈婷) 茶山街道同济桥社区社工9人,其中,80后、90后的年轻人占了九成。社区工作者越来越年轻化,社区工作却十分琐碎繁杂。如何才能使年轻社工快速成长呢?
面对如此年轻的队伍,同济桥社区党总支书记杨芸忧喜参半,喜的是队伍年轻化,做事有活力;忧的是专业化程度缺乏,实务操作能力相对较弱。
杨芸在社区工作17年,经验丰富,她经常毫无保留地跟年轻社工分享特殊事例和解决方法。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帮教,以此来提升年轻社工的工作能力。“但是,依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就想,我带着做,不如放手让她们去做,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为此,同济桥社区今年4月推出为社工量身打造的提升计划——8090“串珠人”社工成长N次方计划。“大家形容社区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工其实就是穿针引线的人,我把她们比作‘串珠人’,由两位年轻副职社区干部分别带队。”
杨芸说,今年同济桥社区有几件大事要做:安居小区、19号大楼面临老小区改造,银河湾明苑、府河名居、同济花园、安居小区业委会换届……这些事情需要社工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建议,发动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同时,还需要对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提出解决方案。
一队是由社区副主任曾琴带领的“初心始发组”,另一队是由社区工作站站长章雨婷带领的“尚学小组”,每组各有4名社工,各管一片区域,大家将在老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和业委会换届等同样的项目、同样的问题上进行PK。
“以前经历过业委会换届,但老旧小区改造是第一次遇到。”曾琴现在已经提前介入,去了解规划图。
“现在事情交到我们年轻社工的手上,我们要冲到一线,去想办法解决问题。”章雨婷认为杨书记的想法很新颖,也给了她压力,但她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
据了解,8090“串珠人”社工成长N次方计划将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方法、专业知识、沟通技巧、社会营造等社区工作实务课程;其次是练,结合社区营造项目,以“头脑风暴”式沙龙,为每名社工提供展示自我想法与创意的机会,提升个人表达能力,碰撞智慧火花;第三是实践,在社区治理中,社工扮演 “串珠人”的角色,通过链接资源、穿针引线,串联起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等多方力量,实现多元共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杨芸说,提升计划通过一年的时间实施,希望最终能够打造一支集社工“专业化”、 居民“自治化”、志愿者“奉献化”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队伍,全面激活基层治理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