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百年工商老念想 智造名城新地标

日期:01-16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周洁

常州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苏南模式的创立者之一。因为工业发展门类全、底蕴深、集群强、韧性好,常州被誉为“第一个崛起的工业明星城市”。近年来,作为依托工业资源发展出来的新型旅游方式,常州工业旅游因极其丰厚的“家底”而遍地开花并迈上新台阶。

常州的工业旅游,源于解决企业老旧厂房的创新做法。随着“运河五号”等项目的试水成功,工业旅游形式逐渐丰富,成为文旅行业发展的支撑板块。目前,全市拥有新博龙泉酒业工业旅游区、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等省级工业旅游区11个,建设运河工商业文化展馆14处,恒源畅厂、大明纱厂、戚墅堰机车厂都成为国家工业遗产。

基础好、底蕴深、种类多

大运河流淌千年,“运河两岸厂房如织”是常州工业与运河交织的生动写照。依托这些丰厚“家底”,常州一早就在工业旅游领域试水,积极推进工业旅游示范区创建,培育一批生产观光游、厂区体验游、工业研学游等工业旅游特色产品。

其中,“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在保留各时期工业建筑、设备及相关档案超7万件的基础上,打造集文化、艺术、设计于一体的文旅集聚区;南港码头休闲街区原是市交运南港装卸储运公司所在,现在是以集装箱装置艺术和音乐艺术为特色的主题美食街区;常州梳篦厂内的常州梳篦博物馆,以实物展出、图文介绍、游客互动等形式,集中展示梳篦工艺,是常州首个“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光1937科技文化创意园,将老车间打造成多功能产业园区,为工业遗存注入文化内涵……

可观赏、可体验、可科普

常州工业旅游没有停留在仅参观游览厂房、车间的初始时代,而是基于企业本身资源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策划,发展出可观赏、可体验、可科普的多品类、多元化高质量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对传统企业,做好工业遗存保护、实现转型升级。在2018年开放的新博龙泉酒业工业旅游区内,游客不仅能看到产品展陈、企业历程,了解黄酒历史、传统工艺,还能在自动化包装车间目睹黄酒灌装、包装的过程中亲身参与,体验酿造黄酒过程。

对制造产业,做好体验互动、走科普研学道路。常州轨道交通创新中心2021年6月开馆,中车戚墅堰机车、今创控股、新誉、中车大学、中铁检验等数十家机构企业入馆。展馆系统展示了常州轨道交通产业的百年历史荣耀、雄厚产业实力、美好发展前景,通过3D投影、全息影像、VR、滑轨系统等,游客可在内观看穹幕电影,参与设计火车车厢等互动活动。

对新兴产业,围绕各自主题、打造特色产品。江苏省绿色建筑博览园位于武进区延政西大道,是全国首个以绿色建筑为主题的公园,也是全省首个以绿色建筑群为主题的旅游区。园内14栋形态各异、各具特色的建筑,集中展示了国际国内绿色建筑先进技术理念和省绿色建筑发展成果。

有岁月、有故事、有未来

位于常州经开区的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由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打造。创意园项目2016年6月启动,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工业遗产,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区。目前厂区内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有常州仅存的民国时期砖砌水塔。创意园自2019年向公众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

像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市逐步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创意经济相融合,形成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常州经验”,变“老念想”为“新地标”,让游客在斑驳的围墙、爬满青藤的厂房中感受常州工业文化的历史内涵与魅力。

目前,我市正依托工商文化遗产、工业遗存及现代先进制造业资源,打造“百年工商·智造名城”工业旅游品牌,通过进一步挖掘工业旅游产品,丰富全域旅游发展内容,实现对本地亲子游、研学游等旅游市场的内部消化。市文广旅局资源开发处处长张理佳表示,常州工业旅游不仅关注过去,也将目光落在未来,如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都将成为常州工业旅游的新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