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
日期:01-16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现代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尤佳 高东梅 吴旭裕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教师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常州教育在行动。至2025年,完善常州教师发展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20个教师培训精品项目,完成全市30万人次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日前,常州市教育局出台《常州市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2023—2025年)》,健全教师培训组织体系,丰富项目课程,凸显培训效能,为常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十大项目分层分类完善教师培训项目体系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全员培训、“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培训、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名师大学堂菜单式培训、学科领军型教师培训……2023年至2025年,我市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专题进行了多种类设置,涵盖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专题、师德师风教育专题、课改实验区专题、学业质量提升专题、科学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等十个重点项目共30余项内容。
“丰富、优化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我们将打造政治性与业务性、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教师发展学院院长潘小福介绍,未来三年,我市将不断完善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项目体系,优化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我们将针对性地设置专题培训项目,引领教师个体发展和团队建设。”如针对班主任、团队辅导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不同群体,研发专业性、个性化课程,推进精准培训;对标五级梯队优师培养,做好新锐、卓越、领军教师三级成长营培训;围绕专任教师、研训人员、管理干部等做好差异化培训;建立健全乡村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振兴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政、校、企协同的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重点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教学、科研、产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培训。
“AI+”构建常州特色教师培训智能体系
去年11月,“常州市人工智能+青年教师教育素质提升”试点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聚焦青年教师入职初期成长的主要需求和成长挑战,升级教师培训方式,积极探索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为青年教师赋能。
“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在人工智能引领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探寻智能时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潘小福说。
据了解,推动人工智能与教师培训融合,我市正进一步加强常州教师发展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师培训,创新开展“AI+教师培训”,加快推动教师培训的数字化转型,形成富有常州特色的教师培训智能体系。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一年的周涵是朝阳中学八年级的语文教师。去年底,她加入了“常州市人工智能+青年教师教育素质提升”试点项目。利用AI场景演练小程序,她边练边学,学会了如何与家长、学生沟通,处理问题(如图)。“专业性强,操作方便,及时反馈”是周涵对这款培训软件的评价。“演练过程,会通过视频将我的沟通全过程录下来,并进行分析,包括我的口头禅、沟通时的微表情等,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在不断演练过程中,周涵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也越来越有方法、有底气。
据悉,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我市正不断创新实践“人工智能+教师教育”,实施智能化、交互性培训,探索开展Cedu-AI场景化训练等项目,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师培训的创新融合,助推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创新评价体系,给出分层分类培养建议
有培训就要有评价。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据悉,2023年起,我市将创建“教师数字画像”系统,通过评价政治表现、学科素养、关爱学生、研究能力、工作热情、服务社会、辐射影响等维度,助推教师主动参与培训、自主开展培训。
“数字画像用于教师,可以精准分析教师的优势和短板,提供针对性的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建议。”潘小福表示,数字评价不仅能诊断教师培训效果,更重要的是为教师个人自主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
据悉,依托数字画像,传统教师培训部分内容不能切合教师实际需要的问题将迎刃而解。根据数字画像的分析,学习资源将个性化推送至教师,让每位教师开展教师智慧研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下一步,我市将建设教师培训管理与成长档案的数字化平台,在培训中为学员提供个性化选课菜单、便捷式报名服务、人性化培训提醒、实时性课时跟踪等服务,建立教师成长数字档案,依据教师发展不同阶段提供个性化培训推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