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以供应链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徐杨 通讯员 承翔

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金融是稳定经济大盘、深化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重要举措,是服务实体经济、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加快供应链金融创新,积极提升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效能,持续赋能“五篇金融大文章”,以金融活水助力“稳链固链补链强链”,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症下药

创新“融E链”产品

2022年,面对供应链金融确权难、手续烦等痛点,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对症下药,创新设计了“江南融E链”金融产品。该产品综合运用新能源供应链上产生的交易数据及企业自身数据,弱化核心企业的信用依赖,同时保持与核心企业的紧密合作联系,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传统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要求较为苛刻,首要选择上市公司、央企等大型企业,“融E链”下沉核心企业标准,以新能源行业龙头企业、三星四星企业、优质信贷客户等客群作为该行融E链生态圈核心企业,进一步扩大核心企业范围,让常州更多的新质力量享受“融E链”核心企业十大权益。

针对链上企业,该行通过核心企业评议数据采集、风控模型准入测额、给予链上企业信用贷款主动授信,无需核心企业担保,不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针对小微企业“短、频、快”的资金流特点,产品支持在线审批,用信阶段实现完善在线自动差异化定价、电子合同签订,实现客户随借随还,全线上化办理,方便快捷,有效满足小微企业快速融资需求。

我市某汽配制造企业就是“融E链”的受益者之一。该行主动邀请其成为“融E链”核心企业,通过模型筛选,为该企业的130多家供应商核定合计近3亿元主动授信额度。许多难以通过传统方式融资的供应商,使用“融E链”项下信用贷款定制了新模具、安装了新产线、创造了数以百计的新工作岗位。

截至2024年11月末,该行已认定核心企业1586家,链属企业准入近41800户,主动授信近460亿元;新增用信客户近5700户,新增用信金额近177亿元;开展“融E链”客户活动会上百场。

内外兼修

实现链上企业全覆盖

2024年12月,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结合“千企万户”大走访开启了“融E链”5000户核心企业现场评议大走访活动,通过核心企业评议实现1+N供应链链上企业全覆盖。

“只要是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无论规模大小,包括个体工商户等规模小、销售少、无纳税的微型企业,我们应评尽评,让‘融E链’的触角到达每一个链上企业。”该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旦链上企业进入“融E链”生态圈,该行会走进核心企业,通过与核心企业采购部、财务部面对面现场沟通,了解生态圈目标客户与核心企业合作稳定性、合作口碑、产品质量等合作信息,对链上企业进行多维度信用画像。“在核心企业评议工作中,除了采集常规的上下游交易信息,更重视企业及企业主非标数据信息的获得,一方面让支行更懂企业,为后续的链属延伸、触达提供帮助;另一方面,通过相互验证这些横纵交叉的关联信息,链属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立体,成为风控的重要抓手之一。”

此外,该行自建的风控模型通过内外部多维度数据,引入核心企业评议机制,完整搭建信贷全流程模型体系,实现无需核心企业担保,不占用核心企业授信额度,链上企业不见面即可获取预授信额度、见面当天即可获取完成真实授信的快速金融服务。

多点开花

打造供应链金融品牌

江南“融E链”不仅依托供应链数据给予链上企业灵活的融资服务,同时根据企业发展阶段配置最优产品,构建全方位服务,促进核心企业与链属企业的紧密合作和资源共享,帮助产业链提高运营效率,推动产业链生态稳定发展。

在“融E链”资金帮扶下,核心企业与链属供应商关系日益密切,产业链牢固程度不断提高。该行通过公私联动,在为企业提供“融E链”资金的同时,给予零售、网络金融业务等配套支持,进一步为产业工人提供结算、代发工资、社保就近办、本地生活等多元化服务,成为该乡镇银企合作、支持实体、普惠民生的典型案例。

“融E链”从2022年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逐步创出品牌,不断得到同业的认可。该行《江南“融E链”链通上下游》项目在2024年常州市“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 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劳动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此外,该行已向多家农商行输出“融E链”业务模式及相关方案、产品,惠及更多企业。

一链成势,百链联通。未来,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金融,以链生链,深度联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持续迭代优化产品模型和机制,用金融活水精准服务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