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养老新模式 提升个性定制服务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区政协委员吕建: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备受瞩目。据我观察,目前主流的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模式,难以充分满足老年人需求。社区居家养老虽受众广,占比近90%,但专业化不足、服务定位模糊、专业人员短缺、免费模式受限;机构养老又缺乏家居认同感与亲情滋养,流程刻板。在此背景下,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崭露头角。
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通常由连锁机构联合运作,以养老护理保险支付,服务25名左右65岁以上、护理等级一至三级的老人,提供上门、日间照料、短期居住等多元服务。我认为这种模式值得推广,而且可以采取多种举措推进,比如以小区为单位,利用闲置房屋,依人口基数设30—600平方米的机构,配娱乐、医疗、生活设施,打造小微型“托老所”,既满足个性化养老需求,又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延续社交与习惯。运营上,可以采取复合型模式,引入社会组织、连锁机构,融合政府购买与市场化收费,规避免费模式弊端;社保体系新增养老护理保险,缓解财政与个人经济压力。同时引入“时间银行”,倡导居民用志愿服务换养老服务,凝聚社区力量;搭建跨代交流平台,组织活动促进老少交流,既慰藉老人心灵,又传承经验;机构还提供个性化定制,如设活动角、定制旅行,精准服务提升老人幸福感。未来,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有望为“老有所养”注入新活力,开启养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