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服务企业的平台 当优化民生的智库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周洁
现阶段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营商环境、达成生产营销目标?面对这些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当数对市场关注度高、对供需感知敏锐的民营企业家们。岁末年初,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开展了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一众企业家委员从各自企业、行业角度出发,就新一年提案准备、优化以及如何更好发挥界别委员工作室载体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畅所欲言、共同协商是工作室的常态。“界别委员工作室就是委员们的家,我们要努力做好这个当家人。”在界别召集人何海平看来,工作室是沟通政企的桥梁,是服务企业的平台,是优化民生的智库。
常州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于2023年10月挂牌设立,以市政协工商联界别活动组委员为主体,有1位召集人、1位领衔委员、18名骨干委员及多位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工作室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健康成长”为主题,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发挥专业优势,联系界别群众,形成建言献策的有形阵地。
一年多来,工作室接待了来自全国多家单位参观调研40余批次,成为工商联界别活动组联系群众、交流展示的窗口;广泛联系本行业、本领域企业,积极深入基层走访,委员人均走访企业近50家;聚焦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组织开展“聚焦专精特新 赋能常州智造”“企业安全生产”“委员履职考核座谈会”“提案研讨会”等10余场活动。
在积极履职的同时,工作室还注重转化履职成果。委员累计报送各类社情民意300余条,其中《关于进一步降低创投行业税负成本》等被选报到全国政协,《应关注我市民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的困境》等信息得到市主要领导批示。委员何海平获2023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共提交集体提案3件、委员提案13件,《关于集中优势资源,加速推进工业企业上市进程的建议》等多件提案获评优秀提案。
一桩桩实例,无不见证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委员们始终聚焦常州民营经济发展,在行业领域中带头表率,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光与热。大家也在履职过程中不断提升建言资政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为进一步做强、做实、做活界别委员工作夯实基础。